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中国建筑的特征 (4份打包)
第11课 第1课时 训练.doc
第11课 第2课时 训练.doc
第11课.doc
第11课.ppt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第一课时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导学号 26690334( B )
  A.木榫(sǔn)     柁(tuó)墩     额枋(fāng)
  B.屋脊(jǐ)     戗(qiāng)兽     累(lěi)计
  C.水榭(xiè)     椽(chuán)子     房檩(lǐn)
  D.墁(màn)地     框(kuàng)架     切削(xiāo)
  【解析】 戗兽qiàng
  2.下列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导学号 26690335( B )
  A.横梁 诗词歌赋 轮廓 屋檐
  B.蚂蚱 横栏直槛 提炼 装饰
  C.遵徇 亭台楼轩 水榭 布署
  D.凯旋 喜闻乐见 帷幕 营造
  【解析】 遵徇——遵循,布署——部署。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导学号 69590098( A )
  ①国台办主任张志军11月22日在北京表示,台湾一些势力企图在文化领域搞“去中国化”是数典忘祖,只会严重损害台湾社会心理和肌体健康。
  ②医生告诉他一定要坚持运动,不要抽烟喝酒、暴饮暴食,长此以往,身体状况就会慢慢有所改善。
  ③晚年的杨绛闭门谢客,生活简朴,自言“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里”,但她给清华大学基金会捐款2000万元,其人格其行为令人肃然起敬。
  ④在眼前出现一位纳西族老太太,那张脸上已有不少皱纹,一身纳西族的装束却一尘不染。
  ⑤我们要有不怕得罪人的责任与担当,惩前毖后,冷语冰人,对某些同志就要给他们浇浇冷水,降降温。
  ⑥在晚会上,大家都表演唱歌舞蹈,只有他俩别出心裁,表演了一段逗趣的相声。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⑤⑥
  【解析】 ①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原。②闭门谢客:指关闭家门谢绝客人来访。③长此以往:指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而言)。④一尘不染:泛指人品纯正,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气;也指环境非常清洁。⑤冷语冰人:用尖酸刻薄的话伤害人,感情色彩与句意不符。⑥别出心裁:指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形容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导学号 69590099( A )
  A.有记者调查后发现,该报告洋洋万字,图文并茂,各种数据分析一应俱全,但对于超标文具的品牌、厂家、生产批次等信息则语焉不详。
  B.大型抗战史诗剧《百团大战》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动了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C.基层党组织能否有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是打开基层治理这把锁的钥匙。所以开展本次活动的重要目的,是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维护基层稳定的坚固堡垒。
  D.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基准地价成果平均水平约为同区域公
  ……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第二课时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导学号 26690344( A )
  A.葱岭 冀状 陡斜 琉璃
  B.穹窿 房檩 斗拱 昂嘴
  C.浮雕 梁架 游廊 隔扇
  D.欧洲 台基 流域 出版
  【解析】 冀—翼
  2.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导学号 26690345( B )
  A.如鸟斯革(翅膀) 瓦当(筒瓦的头部) 昂嘴(斗拱中斜置的构件)
  B.墁地(指砖、石) 戗兽(支撑斜脊的斜梁) 穹宇(穹隆,借指天空)
  C.脊吻(像动物的嘴的装饰) 耳房(跟正房相连的两侧小屋) 如翚斯飞(野鸡)
  D.厢(厢房,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 水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槛(栏杆)
  【解析】 墁:用砖、石等铺地面。
  阅读本文节选片段,完成3~6题。导学号 26690346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3.下列有关“文法”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
  A.“文法”在文中指建筑物上的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的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
  ……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69590103( C )
  ①正在日本访问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29日在东京都发表演讲,竟要中国接受南海仲裁结果,与安倍一丘之貉。
  ②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中国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不会动摇;中国改革的步伐将坚定向前,不会放慢。
  ③“野长城被抹平”事件“反转”“再反转”,跌宕起伏间,事情的原委越来越清晰,这种一波三折,就是一个探究真相的过程。
  ④要真正对“前仆后继”的“老赖”起到震慑作用,使之尽可能减少,就必须依法严厉处理已发生的“老赖”现象,杀一儆百。
  ⑤巴赫表示,国际奥委会不为俄罗斯兴奋剂事件爆发负责,但维护奥委会的纯洁责无旁贷。
  ⑥“清”与“廉”是官员人格的底线,这个底线一旦突破,官员的独立人格将付诸东流;如果守住了这个底线,哪怕诱惑再多,也能不为所动。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解析】 ①一丘之貉:同一个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相同,没有差别(专指坏人)。②因循守旧:不求变革,沿袭老的一套。③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④杀一儆百: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改为“以儆效尤”,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⑤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⑥付诸东流:把东西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导学号 69590104( C )
  A.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眼界学识、经验阅历、分析问题的能力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B.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农民工逆袭”论调中隐含着农民工阶层和某些职业的歧视和偏见,实属不该。
  C.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D.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稀土采矿证最新名单,全国稀土采矿证数量由此前的113个削减到67个。这一决定完全是出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的考量为目的。
  【解析】 A“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与“大幅度的提升”搭配不当。B成分残缺,“隐含着”后面少了介词“对”。D项,句式杂糅,“处于……的考量”或者“以……为目的”。
  3.全文的整体结构是怎样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26690349( D )
  A.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做是引论。
  B.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
  C.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
  D.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做是结语。
  【解析】 没有“洋为中用”。
  4.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