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打包20套)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一2017080901200.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八2017080901181.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二2017080901182.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二十2017080901183.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九2017080901184.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六2017080901185.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七2017080901186.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三2017080901187.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十2017080901188.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十八2017080901189.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十二2017080901190.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十九2017080901191.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十六2017080901192.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十七2017080901193.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十三2017080901194.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十四2017080901195.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十五2017080901196.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十一2017080901197.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四2017080901198.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五2017080901199.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三模拟测试卷(一)
语文附加分
(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一、 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20.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21. 根据内容分析,这段文字最可能出现的典籍是(3分)( )
A. 《昭明文选》 B. 《资治通鉴》
C. 《世说新语》 D. 《人间词话》
22. 唐太宗对封德彝的告诫,用韩愈在《马说》一文的观点应如何表述?(2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 名著阅读题(15分)
23.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流血复仇的情绪笼罩着《哈姆莱特》全篇。哈姆莱特为被谋杀的父亲复仇;雷欧提斯为被人设计陷害的父亲复仇;小福丁勃拉斯为其在战场上比武丧生的父亲复仇。
B. 《阿Q正传》写阿Q害怕假洋鬼子,挨假洋鬼子打的时候,他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可他又欺负小尼姑,这些都表现了阿Q畏强凌弱的个性。
C. 《边城》在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图画时,流露出面对悲凉命运的无奈之情,展现了作家提出的“美丽总令人忧愁”的审美境界。
D. 《红楼梦》中写元春省亲,“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但是元春“一手搀着贾母,一手搀着王夫人,三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
E. 《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独自一人在海上钓鱼以及钓到那条大鱼后返回港口的几天里,带了足够的面包,所缺少的是淡水。
24. 简答题。(10分)
(1) 程刻本《红楼梦》中有一块女娲补天时多余的顽石,顽石变成了神瑛侍者,而神瑛侍者入世又成了贾宝玉,顽石随贾宝玉一起降生,成为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顽石与贾宝玉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象征意义,请加以具体解说。(6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鲁迅的《药》中,夏瑜的原型是谁?文中有何暗示?(4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7题。
中国“武侠”正式见于传记的,是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游侠列传》开始。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首先引用韩非子的话:“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从法家的观点看来“二者皆讥”。但是单以侠义的精神和侠义道的史实来看,所谓侠义的作风,实渊源于儒墨两家思想的互相结合,尤其偏重于墨家的精神。而侠义道发展的事实,却上承战国时代的六国养士,下接隋、唐的选举制度,与明、清以后的特殊社会的形势。但司马迁所称著的“游侠”,并非纯粹以个人的尚武见长。以个人的武技与侠义合并而成为后世的“武侠”,应当
……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三模拟测试卷(二十)
语文附加分
(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一、 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20.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余观八司马,皆天下之奇材也,一为叔文所诱,遂陷入于不义,至今士大夫欲为君子者,皆羞道而喜攻之。然此八人者既困矣无所用于世往往能自强以求别于后世而其名卒不废焉而所谓欲为君子者吾多见其初而已;要其终,能无与世俯仰,以自别于小人者,少耳!复何议于彼哉?
(选自《王安石文集》)
21. 写出“八司马”中两个人的名字。(2分)
22. 概述作者对“八司马”高度评价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名著阅读题(15分)
23.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鲁迅小说《明天》,写单四嫂子三岁的宝儿得病死了,单四嫂子希望现实是梦,明天醒来,宝儿睡在身边。这个“明天”是不可能有的,小说题目意味深长。
B. 《边城》里的爷爷撑船摆渡,常不收客人的钱,船上准备了治发痧、肚痛等的药,让过路人使用。勤劳善良的爷爷是纯朴的湘西人的代表。
C. 《三国演义》中马谡驻守街亭,诸葛亮拨一上将高翔跟随他,又让王平在街亭东北柳城驻扎,让魏延在街亭之右驻扎,表现了诸葛亮的细心谨慎。
D. 《哈姆莱特》中,国王鬼魂来告知哈姆莱特他去世的真相,要求哈姆莱特杀死克劳狄斯为自己复仇,但不能伤害王后。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戏剧浪漫主义色彩。
E. 《天狗》是五四时期奏起的精神赞歌。“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铁!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茫茫的宇宙,腥秽如血!”作者借天狗的咆哮,控诉了黑暗的现实。
24. 简答题。(10分)
(1) 《红楼梦》中林黛玉住大观园什么地方?此地方的环境与这个人物形象有怎样的关联?(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老人与海》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马诺林,展示了小说的另一个主题——承继和回归,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7题。
能够自得其乐,感觉到我的拥有就在我身——这是构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内容。获取幸福
……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三模拟测试卷(八)
语文附加分
(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一、 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20.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君子当守道崇德,蓄价待时,爵禄不登,信由天命。须求趋竞,不顾羞惭,比较材能,斟量功伐,厉色扬声,东怨西怒。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世见躁竞得官者便谓弗索何获。不知时运之来,不求亦至也。见静退未遇者,便谓弗为胡成。不知风云不与,徒求无益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第十二篇《省事》)
21. 《颜氏家训》的作者是____________。(1分)
22. 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观点。(4分)
________
________
二、 名著阅读题(15分)
23.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赵云本是袁绍辖下之人,因见其无忠君救民之心,故弃之而投公孙瓒,但不被重用。刘、关、张前来助公孙瓒,刘备见到赵云,甚敬爱之。
B. 交易所的斗争日渐激烈,吴荪甫与赵伯韬由联合转为对垒,形成了以赵伯韬为“空头”和益中公司为“多头”之间的角斗。
C. 《我是个偶像崇拜者》中,诗人借表白崇拜自然界与社会界一切象征生命的事物,来否定一切人为的偶像与一切扼杀生机的旧传统,表现出对封建权威的极度蔑视。
D. 鲁迅先生在《药》中安排了华老栓一家和夏瑜一家一明一暗始终平行的两条线索。既突出了群众的愚昧麻木,也揭示了革命者的悲哀。
E. 《哈姆莱特》中主要的戏剧冲突是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这一冲突深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24. 简答题。(10分)
(1) (黛玉)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
以上是《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的内容。请具体回答黛玉究竟为何生气,后来又为什么不生气了。(6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下列人物描写片段,分别出自哪部作品,描写的是哪个人物?(4分)
① “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过这是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这才叫作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
② 他却带少年喜事得来的脚疯痛,回到了家乡,把所积蓄的一点钱,买了一条六桨白木船,租给一个穷船主,代人装货在茶峒与辰州之间来往。
③ “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三模拟测试卷(二)
语文附加分
(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一、 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20.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李献吉劝人勿读唐以后文,吾始甚狭之,今乃信其然耳。记问既杂,下笔之际,自然于笔端搅扰,驱斥为难。若_模_拟_一_篇_则_易_于_驱_斥_又_觉_局_促_痕_迹_宛_露_非_断_轮_手。自今而后,拟以纯灰三斛,细涤其肠,日取《六经》《周礼》……《史记》《汉书》,至六朝及韩柳,须铨择佳者,熟读涵咏之,令其渐渍汪洋。
(节选自王世贞《艺苑卮言》,有删节)
21. 《六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部儒家经典的合称。(写出其中三部)(3分)
22.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李献吉劝人勿读唐以后文”的原因。(3分)
________
________
二、 名著阅读题(15分)
23.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临终前料得魏延必反,便授予姜维一锦囊,嘱咐他在魏延反叛时打开。后来姜维依计行事,让马岱出其不意斩杀了魏延。
B. 《茶馆》全剧没有贯穿首尾的情节,没有贯穿始终的对立斗争,剧作利用人物和事件的时断时续的发展,展示各种人物形象和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
C. 《子夜》中,当朱吟秋的丝厂经营遇到困难时,吴荪甫让朱吟秋用所有的干茧作为抵押,并安排杜竹斋再借7万元给朱吟秋,全力帮助他渡过难关。
D. 《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太太临死前对女儿说“幸福只有在天上”,她用对天国的向往作为摆脱现实苦难的途径,暗示了社会、家庭的冷酷无情。
E. 《哈姆莱特》中,作品以哈姆莱特为父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提斯和福丁勃拉斯为父复仇为副线,主副线交错发展,整部作品弥漫着复仇的情绪。
24. 简答题。(10分)
(1) 不想那丫鬟却说:“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