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600字。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同济中学 戴晓艳
教学目的:   
1. 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2. 体味欧·亨利似的结尾的妙处。
3. 理解小说中含蓄而深刻的批判,和精心建构的美好人性。
4. 体会欧·亨利小说喜剧形式与悲剧内涵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欧·亨利短篇小说创作中多样的小说技巧,特别是语言的幽默和“欧·亨利式
的结尾”。
2.难点理解作者寄托于小说中的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在“为世人所看得见的笑料中”饱
含“为世人所看不见的眼泪”。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梳理文章结构
二、课堂教学
(一)补充资料:作家、作品简介 
欧·亨利.(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出生于一个乡镇医师家里。他当过牧童、学徒、制图员、会计、出纳等各种工作,遍尝艰辛。1898年他被控挪用银行公款,判刑5年。他在狱中因表现良好,担任药剂师(后来提前2年获释),因而有机会听到犯人讲的各种各样离奇古怪的故事,这丰富了他的创作素材。
   欧·亨利一生写了300多篇短篇小说,大部分反映了下层人物辛酸而又滑稽的生活。这些作品以其幽默的生活情趣,“含泪微笑”的风格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他的作品往往有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一一出人意料的结局,故事奇特又耐人寻味,情节动人而笔触细腻,这些特点使他的许多作品,尤其像《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一片叶子》等代表作,列入了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之林,他本人也为此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美国于1918年开始设立“欧·亨利纪念奖”,专门奖励每年度的最佳短篇小说,并以此永远纪念这位对短篇小说的创作作出突出贡献的文学巨匠。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莫泊桑(法)(《项链》、《羊脂球》)、契诃夫(俄)(《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
(二)整体感知:
小说三要素:环境  人物   故事情节
环境:社会下层艺术家聚居的小区
特点:街道错综复杂 居住空间狭窄         
       风格古香古色 艺术气息浓厚
       苔藓遍地
人物:琼珊   苏艾    医生    贝尔曼 ——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情节:
贝尔曼画最后的常春藤叶病死,却挽救了把生命寄托在落叶上的琼珊。
琼珊 :年轻女画家,感染肺病,病重,因高烧而产生玄想
苏艾:琼珊的室友,画家,关爱他人,善良而又活泼的姑娘
贝尔曼:住在她们楼下的老画家
1、请学生速读课文,按小说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要素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明确:开端(第1至11节):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发展(第12至36节):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 
      高潮(第37至50节):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结局(第51至55节):琼珊脱离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 
2、再跳读课文,找出时间线索与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 
 明确:
                          十一月:琼珊病倒;
一天早晨:琼珊病重;
整个故事发生          这天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
在四天里            第二天早晨:琼珊病危,贝尔曼生病;
第三天天色刚明的时候:琼珊病情转好,贝尔曼被送到医院;
第四天: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
(三)文本研读
学生分角色朗读文中人物对话,体会人物性格,回答下列问题:
1、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明确: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叶子是希望的象征,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争,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
2、贝尔曼画常青藤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品没有实写这一情节,使得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想象,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冒雨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地方,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在墙上施展他从未施展的艺术才能,同时也毫无保留地献出了生命。 
3、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提示: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在全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
明确:本文的主人公应是贝尔曼先生
4、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作品集中写贝尔曼先生的地方只有两处,试分析他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初见贝尔曼时,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他生活失意有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消愁、发泄;又通过语言描写,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