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打包4套)新人教版必修2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22017082737.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二新人教版必修22017082731.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三新人教版必修22017082733.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四新人教版必修22017082735.doc
单元质量检测(一)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B.但杨柳的丰姿(指美好的姿态),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C.可是这秋的深味(很浓烈的味道),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D.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大致的轮廓)罢了。
解析:选C C项,“深味”,深层浓厚的味道。
2.在下面每句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肖邦之家黄昏时的簌簌声,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驰,犹如是在聚精会神地倾听这______的音乐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②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________,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③土耳其西部的索马煤矿发生爆炸和大火,导致301名矿工死亡。这起土耳其历史上最严重的矿难真是________。
A.独具一格 一蹴而就 骇人听闻
B.独具一格 一挥而就 耸人听闻
C.独树一帜 一蹴而就 耸人听闻
D.独树一帜 一挥而就 骇人听闻
解析:选A 独具一格:单独有一种特别的风格、格调。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一蹴而就:踏一步就能完成,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事实或做过于激动的表情,使人听到或看了感到震惊。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市防汛指挥部指出,今年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有关部门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把防汛部署落到实处。
B.青铜器馆门窗的构成是由磨砂板和防砸板两部分组成,磨砂板可隔绝紫外线,防砸板有强大的抗砸击功能,均按古建筑保护要求设计安装。
C.日前国家发布司法解释,明确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如将“地沟油”用作食用油等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将被定罪。
D.第十二届财富全球论坛是成都自改革开放以来举办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盛会,是成都推进和发展国际化建设进程面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解析:选C A项,成分残缺,“高度负责的态度”前面缺少谓语动词,应加上“用”或“本着”等词语。B项,句式杂糅,“构成是……”和“由……组成”两个句子杂糅在一起,可去掉“由……组成”变成“青铜器馆门窗的构成是磨砂板和防砸板两部分”;或去掉“的构成”,变成“青铜器馆门窗由磨砂板和防砸板两部分组成”。D项,搭配不当,“发展”和“进程”不搭配,可去掉“和发展”。
4.与“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C.特别好看的是悬崖上那一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像是满山的杜鹃了。
D.刚从远处看到的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山如斧削。
解析:选B B项与题干例句均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A、C、D三项都为比喻手法。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意境与意象一样,是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中总结出来的审美范畴,也是传统文艺理论和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因而具有共同的审美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单元质量检测(三)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巩固(共15分,第1~3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 毕:全少长咸集 咸:都茂林修竹 修:修整
B.畅叙幽情 幽:幽深内藏人之相与 与:交往崇山峻岭 崇:高
C.修短随化 化:变化终期于尽 期:至、及向之所欣 向:过去,以前
D.喻之于怀 喻:比喻其致一也 致:思想情趣列叙时人 列:一个一个地
解析:选B A项,修:长,高。C项,化:指自然。D项,喻:明白。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舞幽壑之潜蛟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③顺流而东也 ④侣鱼虾而友麋鹿 ⑤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⑦火尚足以明也 ⑧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A.①③④ B.②⑤⑦
C.③⑤⑥ D.②④⑧
解析:选C ①使动用法,②名词作状语,③⑤⑥名词作动词,④意动用法,⑦形容词作动词,⑧形容词作名词。
3.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于是)邀请客人一同喝酒,吟咏。
B.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
C.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我知道这是不可能屡次得到的,因而只能把自己的无奈通过箫声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D.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取用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尽的宝藏。
解析:选A “属”应为“劝人饮酒”。
4.名句默写。(6分)
(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二、阅读鉴赏(47分)
(一)课内阅读(19分)
阅读《兰亭集序》,完成5~8题。(19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