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打包23套)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一美丽而奇妙的语言_认识汉语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2017090406266.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八字之初本为画_汉字的起源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2017090406244.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二古今言殊_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2017090406245.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二十二淡妆浓抹总相宜_语言的色彩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2017090406247.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二十三入乡问俗_语言和文化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2017090406248.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二十一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_修辞手法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2017090406249.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二十语不惊人死不休_选词和炼句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2017090406246.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九规矩方圆_汉字的简化和规范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2017090406250.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六迷幻陷阱_“误读”和“异读”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2017090406251.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七声情并茂_押韵和平仄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2017090406252.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三四方异声_普通话和方言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2017090406253.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十八有话“好好说”+_修改蹭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2017090406255.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十二看我“七十二变”_多义词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2017090406256.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十方块的奥妙_汉字的结构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2017090406254.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十九说“一”不“二”_避免歧义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2017090406257.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十六“四两拨千斤”_虚词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2017090406258.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十七句子“手牵手”_复句和关联词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2017090406259.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十三词语的兄弟姐妹_同义词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2017090406260.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十四每年一部“新词典”_新词语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2017090406261.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十五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_熟语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2017090406262.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十一咬文嚼字_消灭错别字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2017090406263.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四字音档案_汉字的注音方法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2017090406264.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五耳听为虚_同音字和同音词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2017090406265.doc

  课时跟踪训练(一) 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
  本节训练点:语言表达的连贯
  1.(全国卷Ⅱ)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________,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
  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
  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解析:选C 本题考查语言连贯。根据陈述一致的原则,横线上应陈述的是“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也就是选项中的“这些兴奋性的刺激”,可排除A、B两项,再根据横线后一句“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可知答案为C。
  2.(江西高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瓦尔登湖“波平如镜”,________。________。或许,一只燕子飞掠在水面上,低得碰到了湖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或许,还会有一只鸭子在整理它自己的羽毛
  ②其时,只有一些掠水虫,隔开了同等的距离,分散在全部的湖面
  ③有时,全部的圆弧展露了,银色的圆弧
  ④在远处,有一条鱼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大约三四英尺的圆弧来
  ⑤它跃起时一道闪光,降落入水,又一道闪光
  A.④⑤③②①       B.①②③⑤④
  C.②①④⑤③ D.①②④③⑤
  解析:选C 解答本题要着眼于话题“波平如镜”,再考虑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②句中提到“其时,只有一些掠水虫……”,说明在这之前其他动物都还没出现,所以②句应该放在最前面。①句以“或许”开头,所以判断①句一定与第二部分“或许,一只燕子……”这句排在一起。③④⑤句都是描写水面的鱼的,可以看作一个小句群,因此①句排在“或许,一只燕子……”之前。④句是鱼的出场,提到“鱼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大约三四英尺的圆弧来”,这说明鱼儿跃出水面,并且⑤句代词“它”与“有一条鱼”相对应,所以应该紧承其后。③句提到“全部的圆弧展露了”,说明不止一条鱼出现,应该放在特写的那条鱼后面。所以小句群顺序为④⑤③。最后综合句序为②①④⑤③。
  3.(辽宁高考)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比如告诉你的父母,陪他们一起逛街感觉非常开心
  ②如果只是将快乐私藏,积极的情绪便会很快消失
  ③它不仅有助于快乐感的延续,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课时跟踪训练(三)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
  本节训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菁华(qīng)       宁可(nìng)
  冠心病(guān)  翘首回望(qiáo)
  B.吐蕃(fān)  庇护(bì)
  歼击机(jiān)  呱呱坠地(gū)
  C.请帖(tiě)  梵文(fán)
  发横财(hèng)  按捺不住(nà)
  D.链接(liàn)  创口(chuāng)
  倒春寒(dào)  拈花惹草(niān)
  解析:选D A项,菁华(jīng);B项,吐蕃(bō);C项,梵文(f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蜇伏(zhé)       掉书袋(diào)
  呶呶不休(náo)  疾风劲草(jìng)
  B.襁褓(qiáng)  泊来品(bó)
  平心而论(píng) 蛛丝马迹(mǎ)
  C.抬杠(gàng)  挖墙脚(jiǎo)
  惹是生非(shì)  徇私舞弊(xún)
  D.菲薄(fěi)  水龙头(lóng)
  拐弯抹角(mò)  鞭辟入里(lǐ)
  解析:选D A项,蜇—蛰;B项,泊—舶;C项,徇xùn。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契合(qì)  隽永(juàn)  市侩(kuài)
  碑帖(tiè)  浑身解数(xiè)
  B.饮马(yìn)  欢谑(xuè)   机械(jiè)
  狡黠(xiá)  循规蹈矩(jǜ)
  C.羞赧(nǎn)  沉疴(kē)  尽管(jǐn)
  埋怨(mán)  满目疮痍(cāng)
  D.箴言(zhēn)  璞玉(pǔ)  谙习(ān)
  挟制(xiá)  垂涎三尺(xián)
  解析:选A B项,机械(xiè),循规蹈矩(jǔ);C项,满目疮痍(chuāng);D项,璞玉(pú),挟制(xié)。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矜持(jīn)     戛然而止(jiá)
  砧板(zhēn)  鞭辟入里(bì)
  B.婀娜(nuó)  命运多舛(cuǎn)
  吮血(shǔn)  文采斐然(fěi)
  C.亲昵(ní)  前倨后恭(jù)
  罗绮(qǐ)  良莠不齐(yǒu)
  D.聒噪(guō)  鳞次栉比(zhì)
  愆期(qiān)  千补百衲(nà)
  解析:选D A项,辟pì;B项,舛chuǎn;C项,昵nì。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角色/矫枉过正    沏茶/休戚相关
  创伤/悲怆欲绝
  B.枯燥/怙恶不悛  儒教/相濡以沫
  惆怅/风流倜傥
  C.否决/否极泰来  拾掇/拾级而上
  ……
  课时跟踪训练(二十)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
  本节训练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生动以及炼字
  1.我国已经在室内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请你为校园内的“禁烟提示牌”编写一条温馨提示语。要求:①符合场景;②语言表达简明、生动、得体;③不超过2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书香何需烟草香
  示例二:祖国花朵正娇嫩,请君勿用烟草熏
  2.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  )
  A.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
  B.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
  C.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无疑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
  D.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
  解析:选A A项是一个疑问句式,用的是询问的、商量的语气,很委婉。该题考查的是句式的选用,也可联系到语言运用中的“准确”。不同的句式有着不同的语气和表达效果,人们常说“一句话让人跳,一句话让人笑”说的就是这种效果。该题难度不大,干扰较大的项是D项,该句虽然用了“恐怕”表示推测的语气,但双重否定的语气还是比较强烈的。
  3.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已是世界趋势。除了公共场所,在一些特定的场所更需要禁烟,请你分别为下列三个场所各写一则不超过20字的禁烟公益广告。
  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油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医院:远离烟草,拥抱健康,珍爱生命!
  商场:人口密集,空气流通不畅,请勿吸烟!
  加油站:严禁烟火,吸烟等于引爆定时炸弹!
  4.阅读下面的一则报道,本着语言文字要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
  科学院举行①超对称性和超引力学术讨论会
  为加强基础理论工作和准备参加国际性粒子物理会议,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②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学术讨论会,③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④“超对称性”和“超引力”是70年代才引入的物理学中的
  ……
  课时跟踪训练(二十三)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本节训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的思想家们常常说,语言文字建构了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可以呈现一个民族深层的思维和意识结构。那么从汉字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呢?
  汉字是现在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是由图画抽象、规范、滋生而成的。古代的汉字表明,古人不习惯于抽象而习惯于具象,比如“牛”,各种字形始终突出地显现着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又如食物,有“米”“稻”“禾”“黍”等,但并没有一个总的类名,如“庄稼”“粮食”之类。反过来看,汉字的这种象形性也对中国人的思想世界产生极大影响,使中国人的思想世界始终不曾与事实世界的具体形象分离,思维中的运算、推理、判断始终不是一套纯粹而抽象的符号。
  汉字的衍生和分类也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的知识的感知方式。汉字的衍生是一个树形滋生的过程,以造字时代独立产生的象形“初文”(章太炎语)为根,通过会意、指事、形声等几种造字的方法,滋蘖出“字”。从每个“初文”中产生的与它意义相关的一批字,在后来被视为同属于某一个“部首”,它们所表示的现象或事物,在古人看来就是事实世界的一个“类”。这种分类方式与近代西方有所不同,古代中国人特别注意一个现象、一个事物可以感知的表象,以此作为分类的依据。因此那些以类相从的字,无论以什么“初文”为义符,“初文”的象征性总是使这个字与原初的形象有联系,使人们一看就可以体会它的大体意思。这种归类的思路,以事物可以感知的特征为依据,通过感觉与联想,甚至隐喻的方式进行系联。例如,“木”作为“初文”,是植物的抽象名称,那么以“木”为义符的字应该都表示树木,如梅、李、桃、桂等,但实际上,“木”这一类名的范围却远远超出了树木,它可以是树木的一部分,如“本”“末”,可以是与树木有关的某些性质与特征,如“柔”“枯”,甚至还可以是与树木并不直接相关,却可以从树木引申的其他现象,如“杲”(日在木上,明也)、“杳”(日在木下,冥也)。再如“彳”字,本来是象形的纵横相交的十字路,殷商时代的卜辞中,不少字就与它有关。而“役”字,在甲骨文中本不从“彳”,但当它在后世以“彳”为义符后,就使人觉得从役之人好像真的总是在路上奔波。当汉字作为一种不言而喻的思想运算的符号被接受时,人自己创造的文字就反过来影响、制约和规范了人对世界的认识。
  汉字的象形性也影响了汉语的句式,独立呈意性使汉字在任何场合均无需严密的句法即可表现意义。这就使得古代中国人的思维世界似乎不那么注意逻辑、次序和规则,话语发出者和接受者凭着共同的文化习惯,就能够表述和理解很复杂的意义。
  我们除了能从汉字本身大体了解古人“怎么想”,还可以从中了解他们“想什么”,比如能从汉字的字形中探寻某种思想和制度的起源,从汉字的分类中理解古人生活的重心和兴趣等。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古老的汉字置于思想史的视野之中,考察其中的思想史意义。
  (选自葛兆光《作为思想史的汉字》,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文字建构了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因此从汉字中,我们能读出古代中国人深层思维和意识结构中的一些东西。
  B.汉字以象形为基础,由具体图画演变而成,它通过会意、指事、形声等方式滋蘖,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符号体系。
  C.在古代汉字中,“牛”的各种字形都突显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这体现了古代中国人习惯于具象而不习惯于抽象的思维特征。
  D.古代中国人创造了许多表具体事物的文字,却没有表抽象意思的总的类名,如指食物时有“米”“黍”等字,却无表“庄稼”“粮食”这类抽象意义的字。
  解析:选D D项,“却没有表抽象意思的总的类名”说法绝对。由原文第三段中的“例如,‘木’作为‘初文’,是植物的抽象名称”“‘木’这一类名的范围却远远超出了树木”可知,“木”便是表抽象意思的总的类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字的分类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的知识的感知方式,分类的依据是一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