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8年高考语文微精品之《大题狂做》(第01期)(8份打包,含解析)
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微精品之《大题狂做》:01(第01期) Word版含解析.doc
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微精品之《大题狂做》:02(第01期) Word版含解析.doc
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微精品之《大题狂做》:03(第01期) Word版含解析.doc
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微精品之《大题狂做》:04(第01期) Word版含解析.doc
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微精品之《大题狂做》:05(第01期) Word版含解析.doc
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微精品之《大题狂做》:06(第01期) Word版含解析.doc
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微精品之《大题狂做》:07(第01期) Word版含解析.doc
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微精品之《大题狂做》:08(第01期) Word版含解析.doc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2017届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蝶恋花•禹庙兰亭今古路
  陆游
  禹庙兰亭①今古路。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鹦鹉杯②深君莫诉。他时相遇知何处。
  冉冉年华留不住。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一句丁宁君记取。神仙须是闲人做。
  【注】①禹庙:祭祀夏王大禹的庙宇;兰亭:魏晋风流朝圣地、书法圣地。②李白《襄阳歌》:“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禹庙兰亭今古路”意指通往禹庙、兰亭的路从古到今只有一条,借此抒发怀古幽思的凭吊之情。
  B.“一夜清霜”两句描绘出寒夜冷霜弥漫湖边树林的景象,营造出凄清孤寂的氛围,蕴含着诗人的无尽感伤。
  C.“鹦鹉杯”化用李白《襄阳歌》中的诗句,蕴含“一日须倾三百杯”之意,并借之留给读者联想的空间。
  D.“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中“毕竟”二字点明时光飞逝,美好年华难以留住,容颜终究要走向衰老。
  E.结尾两句用语虽然平易,却含不尽之意,表现出诗人对惬意自在、悠闲自得的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
  15.词人的愁情未曾说破,读来却自然生愁,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
  14.AE15.①借说禹庙、兰亭所寄寓的功成名就、风流潇洒历来是人们所追崇的情结,暗含自身夙愿不济的感慨;
  ②借言及时行乐的劝酒之词,实表诗人重逢难料的离别之痛;
  ③借称闲人方可为神仙,直指诗人难以超脱,郁结于心、难以平复的烦闷。
  二、(2017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彭越列传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杰相立畔秦,仲可以来,亦效之。”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   
  居岁余,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曰:“臣不愿与诸君。”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后者至日中。于是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校长斩之。皆笑曰:“何至是?请后不敢。”于是越乃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畏越,莫敢仰视。乃行略地,收诸侯散卒,得千余人。
  汉元年秋,齐王田荣畔项王,乃使人赐彭越将军印,使下济阴以击楚。楚命萧公角将其南越,越大破楚军。汉王二年春,与魏王的及诸侯东南楚,彭越将其兵三万余人归汉于外黄。汉王曰:“彭将军收魏地得十余城,欲急立魏后,今魏王豹亦魏王咎从弟也,真魏后。”乃拜彭越为魏相国,擅将其兵,略定梁地。
  ……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2017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李处士故居
  王建
  露浓烟重草萋萋,树映阑干柳拂堤。
  一院落花无客醉,半窗残月有莺啼。
  芳筵想象情难尽,故榭荒凉路欲迷。
  风景宛然人自改,却经门外马频嘶。
  14.下列对本诗文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A.“草萋萋”于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中的“芳草萋萋”语意相同,感情也相同。
  B.“树映阑干柳拂堤”意谓茂盛的树木映衬着阑干,垂柳拂掠堤岸,衬出景色优美。
  C.三四句描写落花满地,无人醉酒,再现半窗残月、树间莺啼的景致,凸显环境寂寥。
  D.五六句想象李处士当年在故居大张筵席,欢快畅饮的情景,流露出欣喜羡慕之情。
  E.七八句把景色依旧与人心已改、故居冷落与门外热闹进行对比,强化了悲凉感情。
  15.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14.CE15.本诗表达了作者的物是人非之感。作者来到李处士故居,看到的是露浓烟重、芳草萋萋、落花遍地等凄凉景色,不禁想到与李处士在这里大张筵席、宾主畅饮的情形,而如今,原来的人都不在了,只剩下故榭荒路,物是人非之感油然而生。
  二、(2017届山西省高考考前质量检测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眺字玄晖,陈郡阳夏人也。祖述,吴兴太守。父纬,散骑侍郎。朓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历随王东中郎府,转王俭卫军东阁祭酒。子隆①在荆州,好辞赋,数集僚友,朓以文才,尤被赏爱,流连晤对,不舍日夕。长史王秀之以朓年少相动,密以启闻。世祖敕曰:“朓可还都。”寻以本官兼尚书殿中郎。隆昌初,敕朓接北使,朓自以口讷,启让不当,不见许。高宗辅政以朓为骠骑谘议领记室又掌中书诏诰除秘书丞未拜仍转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以选复为中书郎。建武四年,出为晋安王镇北谘议、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启王敬则反谋,上甚嘉赏之。迁尚书吏部郎。朓上表三让,中书疑朓官未及让,以问祭酒沈约。约曰:“撝让之美,本出人情,若大官必让,
  ……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2017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始闻秋风
  【唐】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晚年。②拳毛:即蜷毛,马毛拳曲貌。③眄,斜视。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中的“我”可理解为有情的秋风,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一年未见的“君”,也就是诗人,形象塑造可谓别出心裁。
  B.“看黄菊”“听玄蝉”,诗人用秋日特有的风物点出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也借助玄蝉表露了自己高洁自守的情怀。
  C.颔联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五更听到风声醒来,对镜感叹自己容貌之变化,和首联相接,仿佛是在畅叙别情。
  D.颈联中,“雕”感受到秋风,睁开睡眼“眄青云”,诗人通过写“雕”畏惧秋风,侧面表现了秋风的神奇力量。
  E.尾联中的“君”指秋风,而“扶病”二字则解释了“一年颜状镜中来”的原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15.有人评价此诗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14.BD15.①首联表露出诗人的欣喜之情。作者把秋风拟人化,通过秋风深情回忆去年与诗人作别,今又回到诗人身边,营造了一个奇妙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秋风去而复还的欣喜之情。②颔联诗人感叹衰老。诗人听闻秋风又来,醒来之后,却在镜中看到自己容颜衰老,有秋风依旧人已老的怅惘。③后两联诗人却精神顿作。以“马思边草”“雕眄青云”比兴,引出诗人迎着秋风上高台,表现了诗人老而弥坚、倔强进取的精神品格。
  【解析】
  二、(2017届湖南省永州市高考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崇古,字学甫,蒲州人。嘉靖二十年进士。除刑部主事, 迁常镇兵备副使,击倭夏港,追歼之靖江。从巡抚曹邦辅战浒墅。已,偕俞大猷追倭出海。累进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四十三年,改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
  自河套以东宣府、大同边外,吉囊弟俺答驻牧地也。又东蓟、昌以北,吉囊、俺答居之,皆强盛。俺答又纳叛人赵全等,据古丰州地,招亡命数万 ,起嘉靖辛丑,扰边者三十年,边臣坐失事得罪者甚众。隆庆四年正月,诏崇古总督宣、大、山西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