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60字。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2017-11-01 海南省华侨中学 马青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鉴赏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的艺术手法,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学习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写作方法;
3、培养“形散神聚”的写作能力。
4、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 过程和方法:
1、自主学习法。用自我陶醉的方式反复朗读文章,体味意境,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合作探究法。结合老师给出的学习提示在小组进行讨论,理解文意,体会意境。
3、质疑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匪夷所思”的问题。
三、情感与态度
1、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秋色所流露出来的深远忧思和和孤独感;
2、通过对本文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的学习,陶怡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
教学难点: 学习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 探究法、指导法
教学过程:
1.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看到本文的标题,你有怎样的感觉?
故都:是老,是历史悠久;是旧,是废弃,繁华褪尽,一派荒凉。
秋:给人落寞的意绪,无尽的惆怅
自古以来,中国人向来有悲秋情怀,如“袅袅兮秋风,冬天波兮木叶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晚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2.配乐欣赏全文,然后思考,郁达夫的笔下,故都的秋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清,静,悲凉
郁达夫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