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4份打包)
2018版 第1单元 2 故都的秋 训练—落实提升.doc
2018版 第1单元 2 故都的秋.doc
2018版 第1单元 2 故都的秋.ppt(50张)
2018版 第1单元 学业分层测评2 故都的秋.doc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歧(zhī)韵 譬如(bì) 嘶(sī)叫
耗(hào)子 开拓(tà) 落蕊(ruǐ)
橄榄(lǎn) 落寞(mò) 廿(niàn)四桥
着(zhuó)衣 混沌(tún) 椭(tuǒ)圆
【答案】 “歧”读qí,“譬”读pì,“拓”读tuò,“沌”读dùn。
2.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①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赔衬。
②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③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浅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答案】 ①赔—陪,②雕—凋,③浅—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
【导学号:08332009】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B.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
C.季节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它总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
D.一个明智的人应当具有一叶知秋、举一反三的能力。
E.对于经常犯错误的学生,张老师总是苦心孤诣地反复找他们谈心,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解析】 C项,循序渐进:(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此处应用“周而复始”。E项,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答案】 CE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 对偶 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 对比 比喻)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 对比 比喻)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 对比 拟人)
【解析】 A、C项均无比喻,D项无对比。
【答案】 B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导学号:08332010】
千岛湖畔的油茶树,生就了一副怪脾气。________冷寂的秋天在油茶花的映衬下,多了好些妩媚。同在秋天开放的菊花,古往今来,受到多少
……
2 故都的秋
本课话题 ——眷念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从作者想饱尝故都之秋的愿望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对故都深切的眷恋思念之情。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20世纪40年代,钱学森就已经成为力学界、核物理学界的权威和现代航空与火箭技术的权威。在美国,钱学森可以过上富裕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然而,钱学森却一直眷念着大洋彼岸的祖国。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兴奋不已,觉得现在正是回到祖国的时候。美当局知道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后,自然不想放走,因为钱学森知道了太多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在克服百般阻挠之后,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钱学森回国后,一头扎进了军事科学的研究中。他倾其所学,又紧密关注国外的科学动态,不断推出科研新成果,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竭思尽智,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许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的“导弹之父”。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西风白发三千丈,故国青山一万重。
——元好问
2.百年为客老,一念爱乡深。
——刘过
3.泪眼盼秋水长天远际,归心似落霞孤鹜齐飞。
——郑光祖
4.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吴承恩
5.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嘶叫(sī) 落蕊(ruǐ) 驯鸽(xùn)
潜意识(qián) 普陀(tuó)山 陪衬(chèn)
廿四桥 (niàn) 平仄(zè) 混沌(hùn)(dùn)
椭圆(tuǒ) 颓废(tuí)(fèi) 譬如(pì)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数细数着(shǔ)数目(shù)数见不鲜(shuò) (2)夹夹袄(jiá)夹缝(jiā)夹肢窝(ɡā)
(3)渐渐渐(jiàn)渐染(jiān) (4)间中间(jiān)离间(jiàn)
(5)扫扫地(sǎo)扫帚(sào) (6)混混混沌沌(hùn)混水摸鱼(hún)
2.语境辨析法
(7)别看他平日里大大落落(luō)的,但真遇到事一点儿也不落(lu
……
学业分层测评(二) 故都的秋
[语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导学号:08332011】
①他在家里不声不响,妻子总是觉得他木讷,把他当成个闷葫芦,但在社会上他却玲珑剔透,无论做什么事总是一点就通。
②为什么人言可畏?因为一次又一次的诽谤,积累下来足以致人于毁灭之地,那是一种铄石流金的力量。
③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从此无意于仕途,转而求田问舍,过上寄情山水、恬然自适的隐居生活。
④在改革浪潮刚刚兴起的时候,这一群年轻人相遇相识在深圳;10年后,他们又在西雅图萍水相逢,不禁心潮起伏。
⑤现在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纸质媒体已经四面楚歌,如若不想方设法挖掘其核心竞争力,很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⑥美国卫星追踪网站声称,美国一卫星曾拍到马航客机失联海域附近的照片,并以“可能为马航坠机地点”为题发布消息,这令此事件更加扑朔迷离。
A.①⑤⑥ B.③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④
【解析】 ①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也比喻人精明伶俐。②铄石流金:能使金石熔化,形容天气极热,有别于“众口铄金”。③求田问舍: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此处望文生义。④萍水相逢:萍随水漂泊,聚散无定。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⑤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⑥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答案】 A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________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________,严厉,________的感触来的。
②秋蝉的________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A.情致 幽怨 萧瑟 衰落
B.情致 幽怨 萧索 衰弱
C.情趣 幽远 萧索 衰弱
D.情趣 幽远 萧瑟 衰落
【解析】 情趣:指性情志趣或情调趣味;情致:情趣,兴致。幽怨:隐藏在内心的怨恨;幽远:幽深。萧瑟:形容冷落,凄凉;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衰落: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衰弱:身体不强健、虚弱或事物不强盛。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导学号:08332012】
A.《故都的秋》全文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
B.杭州西湖边武松墓坟头被撒满玫瑰花瓣的事件引发人们热议,可是有趣的是,这座引来关注的武松墓并不是水浒里的武松。
C.《故都的秋》除了用摹绘写情,用对比托情的手法把作者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