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90字。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梳理文章第二、第三段文意,并解释重点字词。
2.能深入解析烛之武的说辞,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志士、勇士、辩士。
教学时数:
一个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时间
2017-09-22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刘勰《文心雕龙》)。一个睿智的人,能用自己的语言征服对手、征服世界。就如我们所熟悉的“两弹一星”的老科学家钱学森,一九五五年,他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解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细解文章的题眼,我们能抓住的是文章的灵魂。它告诉我们哪些内容?那么在题目中,它给我们传达的是什么样的信息?
(1)一人与万人,力量悬殊,充满悬念;
(2)“退”如加修饰语,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并且是使动用法;
(3)核心人物是烛之武;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注:通过对题目的解读,我们不难得知,本文的重点旨在说明烛之武退秦师,那么就让我们进入文本的第三段,学习烛之武如何退秦师,把握其退秦师的言辞,在言辞中我们来感受一下,烛之武在你们的心目中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三)第三段分析
师指导,生读,思考:“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1)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三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
越晋难治——示弱(博得好感)——有礼有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