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30张,学案练习约7110+2310字。

  本单元主要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本单元对应的考点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这一考点在近年的高考题中几乎年年都出现,可见其重要性。针对这一考点,本单元学习鉴赏方法,“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就是解答此类考题的金钥匙。例如新课标全国卷Ⅰ第8题: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又如四川卷第12题第(2)小题: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就需要运用“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这一方法。
  当然,我们在学习“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这两种鉴赏方法的时候,也可以综合运用前面学过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两种方法,来帮助我们更准确、迅速地把握诗歌意境。
  第6课 春江花月夜
  对应学生用书P15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其诗作语言清丽,富有跌宕起伏的音乐美感,诗境优美深邃。其诗仅存两首,一为《代答闺梦还》;一为《春江花月夜》。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号称“孤篇横绝全唐”。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中的《吴声歌》。其曲调,或说创自陈后主叔宝,或说创自隋炀帝杨广。据杜佑《通典》记载,武则天长安年间,该曲调尚在流传。张若虚作此诗,虽说也是沿循了前人写旧题乐府诗往往敷衍题目的常例,但其内容有所开拓,篇制大为扩展,格调与境界更是远在同题诸作之上。作者作此诗时,或许是宦游在外,或许是羁旅异乡,在一个月朗风清、春暖花开的夜晚,作者漫步江边,欣赏江景夜色,心中感慨万千,于是诗兴大发,临江赋诗。
  这首诗以月为主体,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春宵月夜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
  ……
  课时跟踪检测(七) 春江花月夜
  一、基础知识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人生代代无穷已(动词,尽,完)
  穷山恶水(形容词,偏僻,荒凉)
  B.人生代代无穷已(动词,止,息)
  公等遇雨,度已失期(副词,已经)
  C.但见长江送流水(连词,表转折,但是)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副词,只管,尽管)
  D.青枫浦上不胜愁(动词,能承受)
  刑人如恐不胜(形容词,尽)
  解析:选C C项,“但见长江送流水”的“但”,副词,只,只是。
  2.下列句子没有倒装现象的一句是(  )
  A.昨夜闲潭梦落花   B.不知乘月几人归
  C.白云一片去悠悠  D.春江潮水连海平
  解析:选D A项,应为“昨夜梦花落闲潭”;B项,应为“不知几人乘月归”;C项,应为“一片白云悠悠去”。
  3.名句默写。
  (1)滟滟随波千万里,          !
  空里流霜不觉飞,          。
  (2)          ,皎皎空中孤月轮。
  ?何处相思明月楼?
  (3)可怜楼上月徘徊,          。
  鸿雁长飞光不度,          。
  (4)          ,江潭落月复西斜。
  ,落月摇情满江树。
  参考答案:(1)何处春江无月明 汀上白沙看不见 (2)江天一色无纤尘 谁家今夜扁舟子 (3)应照离人妆镜台 鱼龙潜跃水成文 (4)江水流春去欲尽 不知乘月几人归
  二、诗歌鉴赏
  4.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代答闺梦还
  张若虚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着暖气,开镜觅春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