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55张,学案练习约15720+4910字。
第15课 福
(一)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名树人,浙江绍兴人。他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30年起,先后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他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并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
作品 小说代表作:《狂人日记》《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主要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十四部。散文名篇:《过客》《秋夜》等。
评价 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毛泽东同志称他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赞扬他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赞誉“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二)人物轶事
鲁迅理发
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
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慢工出细活”地理发。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听了大窘。
(一)背景链接
《祝福》发表于1924年。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农民问题是鲁迅这一时期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而辛亥革命后,旧中国农村的黑暗是空前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赶跑了皇帝,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
……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祝 福
一、语言表达专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悚然(sǒnɡ) 监生(jiān)
银镯子(zhuó) 陈抟(tuán)
B.寒暄(xuān) 模样(mú)
青霭(ǎi) 朱拓(tuò)
C.蹙缩(cù) 一瞥(piē)
新正(zhènɡ) 更事(ɡènɡ)
D.蹒跚(shān) 醺醺(xūn)
讪讪(shàn) 间或(jiàn)
解析:选D A项,“监”应读jiàn;B项,“拓”应读tà;C项,“正”应读zhēnɡ,“更”应读ɡē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俨然 怨府 踌蹰 出人投地
B.窈陷 瘦削 尘芥堆 百无聊懒
C.渲染 喧闹 宣泄 沸反盈天
D.缪种 草窠 贺家墺 必恭必敬
解析:选C A项,“出人投地”应为“出人头地”;B项,“百无聊懒”应为“百无聊赖”;D项,“缪种”应为“谬种”。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文字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我__①__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__②__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__③__很恐怕这事也一律。__④__,特别的情形开始了。傍晚,我__⑤__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__⑥__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尽管 而 就 然而 却 但
B 因为 却 所以 果然 竟 但
C 既然 也 所以 果然 竟 所以
D 即使 也 就 然而 却 所以
解析:选B 第一个句子应为因果关系,第二个空是转折关系,据此即可判断应选B,再将其他词语代入验证,B项正确。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那些在“魔兽世界”游戏停服期间百无聊赖的网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