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160字。
一、作者文体导读
1、作者简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他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
2、主要作品
草书:《十七帖》、《初月帖》、《行穰帖》、《龙保帖》、《上虞帖》、《长风帖》、《贤士帖》、《飞白帖》、《平安帖》(草书);
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平安帖》(行书)、《何如帖》、《奉橘帖》、《孔侍中帖》、《寒切帖》、《远宦帖》、《二谢帖》、《雨后帖》、《秋月帖》、《都下帖》;
楷书:《黄庭经》、《乐毅论》、《曹娥碑》、《佛遗教经》。
3、故事背景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兰亭集序》被后世评论者誉为“行书第一”,论者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