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7330字。
武清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调查
高二语文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 (非选择题 24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冗长(rǒng) 笼统(lóng) 怔住(zhèng) 削足适履(xuē)
B. 辖制(xiá) 嗔怪(chēn) 摈弃(bìn) 噤若寒蝉(jīn)
C. 湖泊(pō) 蓬蒿(hāo) 宽宥(yòu) 垂涎三尺(xián)
D. 忸怩(ní) 绯闻(fěi) 骁勇(xiāo) 白云出岫(xiù)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的能力。选项中,A项,笼统(lŏng);B项,噤若寒蝉(jìn);D项,绯闻 fēi。
点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竣工 躁动 陈词滥调 各行其事
B. 倾注 笑靥 顶礼膜拜 得鱼忘筌
C. 寒砧 讫今 融会贯通 震憾人心
D. 凋敝 萧瑟 悬梁刺股 揠苗助长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的字形。题中,D项没有错别字,其他选项修改为:A项,各行其是; B项,得鱼忘筌; C项,迄今 震撼人心。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鲱鱼和其他鱼类的群体有时紧紧挤在一起,动作如此________,以至于整个群体从功能上似乎是个多头鱼组成的巨大生物。
②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________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
③越来越多的民众渐渐习惯于通过屏幕进行社会交往,一些传统的、面对面的文化利益逐渐淡化,______退出了历史舞台。
④有关春晓油气田的开发问题,中国外交部曾多次表示,中方有关油气开发作业是在中国近海大路架 上进行的正当开发活动,________。
A. 谐调 降服 并且 无可厚非
B. 协调 降服 甚至 无可非议
C. 协调 降伏 甚至 无可厚非
D. 协调 降伏 并且 无可非议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题中,协调:配合得适当,作形容词,侧重“步调一致,有条不紊”,还可以作动词,使配合得适当。谐调:和谐,协调。常用于声音、颜色、气氛等。降伏:制伏,使驯服。降服:投降屈服(特指人)。甚至:连词,更进一层提出突出的事例。并且:连词,表并列或递进。无可非议:非议,责备,批评。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依据语境,答案为B项。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天津歌舞剧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张鹤将在天津音乐厅举办“永恒的记忆——“‘美丽中国,青春之歌’公益音乐会”。
B.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由于受到一些质量不达标的有机食品的形象,原来一度销售红红火火的有机蔬菜、水果、杂粮、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