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40个字。
《散步》教学设计、实录、点评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亲情与责任背后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使命感。
2.学习并掌握整体感知,抓细节、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再回归生活的自读方法。
(点评: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其中突出了后两个维度,抓住了语文教学的主要特点。因为语文主要不是一个知识体系的问题,而“能力”又自然会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之中)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整体感知,抓细节、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再回归生活的自读方法。
[教学难点]
由整体感知到深入把握文本的自读方法
[教学设想]
通过整体感知、深入把握文本、回归生活的自读过程,改变学生为了阅读而阅读,为了揣摩编者或教师的阅读结论而阅读,为了寻找或者重复编者或教师的阅读思路而阅读的被动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倾听自己的阅读感受,自主探究文本,并进而联系生活实际更深入地把握文本主旨的富有个性的阅读习惯,真正享受自主阅读的快乐。
[教学活动]
一、课前准备阶段
要求学生完成预习笔记,内容包括:利用字典明确生字词的音、形、意,理清文章思路,有感情朗读课文三遍,对课文进行质疑,记住自己阅读本文的第一感受。
(点评:课前准备,除了传统的要求,还突出“质疑”和“记住自己第一感受”的问题,这就有了新意,为课堂教学作了较好的铺垫)
二、课堂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如果你是一条小河刚刚从山上流下,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原野,河流要在原野上明确方向,冲出一条河床来。同样,同学们心灵的河流在面对一篇新的课文的时候,如何明确探索的方向,通过自己的研读,去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呢?前面我们学习了怎么找关键句,如何根据上下文揣摩语句的含义等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散步》这篇课文,一起去学习更多的探索的方法,感受一下探索的幸福。
(点评:“刚刚从山上流下”的一条小河,难以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冲出一条河床来”,叙说似有不妥;以之比喻学生对文本的探索,似不很贴切自如。当然,导入语强调与学生一起以更多的方法探索文本,感受“探索的幸福”,有一定的煽情效果)
(二)教学新课
1.整体感知(4分钟)
大家都预习过了,检查一下预习作业。
A请一位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B记下你读完这篇文章后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词语。
(感动、责任、孝顺、母子情、整个世界、温馨、生命、理想境界、和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