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打包22份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1 五猖会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10 命名记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11 草原藏香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12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13 只因为年轻啊(节选)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14 听听那冷雨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15 道士塔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16 秦腔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2 想北平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3 这思考的窑洞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4 碗花糕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5 囚绿记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6 捕蝶者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7 寒风吹彻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8 论快乐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9 论趣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第二单元过关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第三单元过关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第四、第五单元过关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第一单元过关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一单元 珍藏记忆 心系家国
  1 五猖会
  课时训练1 五猖会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湮没/殷红      修葺/茸毛
  愆期/悭吝 桎梏/痼疾
  B.酣畅/鼾声 邂逅/松懈
  甬道/怂恿 自矜/吟诵
  C.收讫/迄今 强劲/劲旅
  濡染/蠕动 散户/懒散
  D.沙砾/闪烁 希冀/羽翼
  啼啭/转圈 拙劣/茁壮
  答案C
  解析A项,yān,qì/róng,qiān,gù;B项,hān,xiè,yǒng,jīn/yín;C项,qì,jìng,rú,sǎn;D项,lì/shuò,jì/yì,zhuàn,zhuō/zhuó。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导学号59680000)
  (1)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    的天职。
  (2)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    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
  (3)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   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
  A.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B.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C.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当仁不让
  D.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作答时应正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全面把握其用法,从词语意义、感情色彩、使用对象等角度思考,特别注意近义成语细微差别的辨析。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国际金融危机最紧要关头,二十国集团临危受命,秉持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把正在滑向悬崖的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和复苏轨道。
  B.在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同时,一些地方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开始从内容、形式、体验设计等方面创新,以提升红色旅游体验的丰富和品质。
  C.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这是首次SDR创建以来纳入新兴经济体货币,人民币开启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新征程”。
  D.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网站的最新数据显示,在197个缔约方中已有73个批准加入《巴黎协定》,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56.87%。
  答案A
  解析B项,搭配不当,“提升”和“丰富”不搭配;C项,语序不当,“首次”应在“纳入”之前;D项,句式杂糅,可删去“显示”。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减排法案专门设计了一个逃避责任的“后门”——抵消政策。     。      。它们可以通过实施抵消项目,来获得与其他减排工厂一样的碳信用额度。美国的民主制度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典范,但在遇到诸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类需要一个发达国家承担历史和现实责任的时候,美国民主体系下成长起来的政治
  ……
  3 这思考的窑洞
  课时训练3 这思考的窑洞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谪居 蛰伏 折价 海蜇 浅尝辄止
  B.缝纫 妊娠 韧带 熟稔 光阴荏苒
  C.祈祷 倒退 捣鼓 悼念 手舞足蹈
  D.骈体 辩解 汴京 针砭 大腹便便
  答案A
  解析A项,都读zhé;B项,rèn/rèn/rèn/rěn/rěn;C项,dǎo/dào/dǎo/dào/dǎo;D项,pián/biàn/biàn/biān/pián。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文天祥三次罢官回归故里,辟文山隐居,在寄意泉林山水、啸傲风云之际,写下了一批寄情山水的诗章,以清高隐逸之情,寓    之志。
  (2)读《水浒传》可以感受到梁山好汉    的英雄气概,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3)各族干部群众坚决支持对暴恐分子进行严厉打击,大家要    、众志成城,粉碎暴恐分子的罪恶阴谋。
  A.愤世嫉俗  同仇敌忾  疾恶如仇
  B.疾恶如仇  同仇敌忾  愤世嫉俗
  C.愤世嫉俗  疾恶如仇  同仇敌忾
  D.同仇敌忾  愤世嫉俗  疾恶如仇
  答案C
  解析“愤世嫉俗”,对不合理的社会和习俗表示愤恨憎恶。“疾恶如仇”,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同仇敌忾”,全体一致地仇恨敌人。(1)句指文天祥对现实不满,应用“愤世嫉俗”;(2)句指梁山好汉对坏人的痛恨,应用“疾恶如仇”;(3)句由“大家”“众志成城”可知应用“同仇敌忾”。
  3.(2016全国甲)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自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B.国务院近日发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允许它们开展跨区域经营。
  C.职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技能,更在于育人,因此有意识地把工匠精神渗透进日常的技能教学中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D.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中途易辙,第一分句的主语是“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二分句“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的主语明显不是“东方红一号”,而是“我国”;B项,成分残缺,“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缺少宾语“的限制”;D项,不合逻辑,“强弱”是两方面,“取决于……”是一方面,两面对一面。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内容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导学号59680005)
  大巴在崎岖的山路上盘旋、飞驰,高远的天空,像一面硕大无朋的镜子,映照着辽阔的北国,使人心旷神怡。车子弯过一个山梁,只见长城    ,一会儿
  ……
  综合检测(一)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导学号59680035)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
  袁济喜
  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不息,是因为其中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它以人为中心,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研究传统美学,就不能不研究它与人文的内在关系。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在对于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的不懈追求中。审美活动作为人的个体生命意义的体认,在特定年代往往获得直接的表现。汉魏以后,中国社会陷入空前的动乱分裂之中,在各种哲学思潮对于天道人事重新思考的同时,审美活动也成为人们重铸精神人格的创造活动,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融入美学思想之中。当时虽然佛教活动开始兴盛,然而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重构方面,审美活动显然更具有人文意蕴,更能契合人生需要。
  中国传统美学人文底蕴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乐天知命而不忧”便是这种心理的表征。钱钟书先生曾在《诗可以怨》一文中指出,六朝人认为审美具有止痛安神的作用。“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渗透着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融情感与认知于一体,它不同于宗教而又有宗教那样的超越意识,具备丰厚的审美意蕴。中国古代美学主张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种统一又以审美体验为中介。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上。人文思想不仅表现为人格的自我完善,同时表现在运用这种成果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审美活动不仅是个体的经验,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创造与普及活动,是个体与群体、自由与功利的有机融合。中国传统的“人文”是指用人类的文明成果教化人民,由自然形态的人走向文明形态的人。先秦时儒家强调“六艺之教”,道家重视“行不言之教”(老子语),后如《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则兼容儒道,将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调和起来,用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通过这种教育思想与具体实施,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
  从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看,美学人物首先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他们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与人生的尖峰上考察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建构自己的美学理论。比如春秋以后,随着宗法制度向封建制度的嬗变,儒道法墨诸家围绕对礼乐文明的评价,以及由此而来的天道人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鸣,对真善美问题做了不同的回答。儒家的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人文意识与美学理论的高度统一,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
  中国传统美学由于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因而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现。它在形态上具有黑格尔在《美学》中所提出的暂时性与永恒性两方面的因素。所谓暂时性是指它的历史具体性,这些特定时代的观念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而一些永恒的人文底蕴,比如追求人生的审美化,人与自然的统一等,这些精神性的东西不但不会消逝,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生生不息,融入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之中。
  1.关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为不懈地追寻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审美活动常在特定年代获得直接表现。
  B.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具体表现在以人为本,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而它赋予了中国传统美学无限的生命力。
  C.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体现在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
  D.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人格自我完善的成果在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答案C
  解析C项,曲解原意。“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错,原文第三段所说“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并无排斥宗教的意思。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体现着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的儒家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
  B.《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兼容儒道,调和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
  C.中国传统美学在形态上具有暂时性与永恒性两方面的因素,契合黑格尔的《美学》理论,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现。
  D.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便是这种心理的体现,它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
  答案D
  解析D项,张冠李戴。“生生之谓易”体现了中华民族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而“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才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学人物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考察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他们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
  B.特定时代的观念会随时代变迁而变迁,而所有永恒的人文底蕴不但不会消逝,而且会随时代发展融入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中。
  C.虽然佛教活动在汉魏开始兴盛,然而审美活动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的重构方面,显然更能契合人生需要。
  D.中国古代美学主张以审美体验为中介,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
  答案B
  解析B项,以偏概全。第六段中说“一些永恒的人文底蕴”,并非“所有永恒的人文底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