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61张,如何读懂诗歌,讲解详细,非常实用。教案约11450字。

  古诗词鉴赏复习
  ——怎样读懂诗歌
  汪春华
  回顾: 诗歌  指         诗、词、曲
  诗歌的三要素:
  (1)鲜明的形象(优美的意境)
  (2)充沛的感情
  (3)精练的语言
  一、所选诗词的题材
  从题材看,写景抒怀、送别感怀、 羁旅思乡、抑郁失意等都有涉及。
  二、考点分布
  以形象、技巧、情感、整体结构简析为重点。即三赏二评:三赏——赏形象、语言、技巧;二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设题方向
  围绕三方面设置试题:
  (1)诗歌形象、主要内容(意境、意象)
  (2)语言、表现技巧。
  (3)情感、主旨、观点态度。
  四、分值较稳定
  分值均为11分,设置两个小题。
  古诗词鉴赏规律——先“懂”后“答”
  我们学生做诗歌鉴赏题常出现的问题:
  1、读不懂诗歌——阅读方法      (“读不懂诗歌不做题”)
  2、不知怎样作答——答题方法    (没有规范答题意识,头脑中无术语、模式等)
  读懂诗歌是鉴赏的关键
  先从整体上(宏观上)读懂诗歌
  我们细读完一首诗歌后,可针对该诗歌追问三个问题,从而初步读懂诗歌:
  “写什么” (诗歌形象、主要内容(意境、意象))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诗歌的意象:指作者用以寄托情感的物象。(识记常见意象的含义)
  诗歌的语言:炼字妙处、语言风格等;
  诗歌的表现技巧:主要指修辞手法、描写方式、表现手法等;
  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
  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读懂诗歌是鉴赏的关键
  ——八项关注,读懂诗词
  (读懂诗词的具体读法)
  1、关注题目(品读标题)
  题目常常是读诗的切入点,它往往能提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题材)、人物、事件、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和主旨等。要善于从题目中去捕捉到更多的有效信息。
  储光羲《咏山泉》
  ——交代了写作对象(山泉);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柳中庸《征人怨》
  ——交代了写作对象(征人);揭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怨);暗示了诗的类别(边塞诗)
  征人怨          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朝朝马策与刀环。   (怨时刻练兵备战)
  三春白雪归青冢,     (怨气候酷寒)
  万里黄河绕黑山。(怨景色单调)
  秦观《鹊桥仙•七夕》
  ——交代了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由(因七夕而写);暗示了写作内容和情感(写夫妻相思相聚)
  这首诗意在写征夫长期守边,东西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诗的首句写守边时间延续,地点转换;二句写天天战争不息,生活单调凄苦;三句写边塞气候恶劣,暗隐生还无望(归青冢);四句写边塞形胜,点明生涯之不定。以怨为题,却无一“怨” 字,用叠字和名词,浑成对偶反复,回肠荡气,虽无“怨”字,怨情自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交代了写作内容(梦游天姥);交代了写作目的(留别);交代了诗的体裁(古体诗);暗示了写作手法(浪漫主义手法)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交代了时令、地点、事件;暗含写作者的所闻所感。
  原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本诗描写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发思乡之情。
  读题目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题目是“登科后”,结合内容,理解此诗作者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作者在考中科举进士后的兴奋和得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