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00字。
初中语文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新视野
陈屿中学 柯素萍
一、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的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她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么就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也就是新课程所追求的课堂。
在这种要求下,新课标提出了这样的评价标准:
1、传授知识(双基)与培养能力并重;
2、贯彻执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具体创造意识,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选择最佳教法,废止注入式,采用启发式;
4、教给学生思想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
5、认真地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培优补差;
6、充分发掘教材的思想内容,做到教师育人;
7、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8、讲究教学的效率。
在这种评价标准下,势必把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提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地位上来。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是以学生在课堂当中掌握了多少学识作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标准,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损伤了学生的课堂新创造、新思维。在新的课程改革下,我们就有必要对传统的课堂评价进行一次“洗心革面”。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
我们在教学中认为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应包括定量与定性两个方面。定量包括对课堂评价指标的量化与整节课的积分统计。比如: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回答问题的频次,教师纠正错误的频次等等;对于一节课的积分式评定,比较常用的是按项目赋分,每一项目又从高到低依次划分出等级,由"优-差"一般分为四级至五级。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