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010字。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彬县中学   张胡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把握文章思路。              
  2.探讨文本的思想情感的现实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2.探究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3.勇于反省自己,珍惜生命,关爱别人。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文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疯狂的年代。那个时代,亲友疏远,人情殆尽;那个时代,生命贱如草芥,人性扭曲变形;那个时代,无辜之人惨遭迫害,千年古迹毁于一旦。或许你们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这是事实,而且事实甚至比这个更残酷、更荒唐,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这就是“文革”。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就通过文革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一篇文章《小狗包弟》来感受那段历史,感受作者对那段往事的反思与追忆。
  二.作家作品介绍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三.学生自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舔舐       作揖        租赁      叱骂      解剖  
  堕落      舐犊情深     缉毒      修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