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课长恨歌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二单元第六课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二单元第四课春江花月夜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二单元第五课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菩萨蛮(其二)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六单元第二十二课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六单元第二十课种树郭橐驼传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六单元第二十三课项脊轩志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游沙湖苦斋记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六单元第二十一课子路、曾皙、冉有、公孙华侍坐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三单元第八课阁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三单元第九课国殇燕歌行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菩萨蛮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三单元第七课将进酒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四单元第十二课项羽之死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四单元第十课过小孤山大孤山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四单元第十三课阿房宫赋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方山子传大铁椎传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庖丁解牛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五单元第十八课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五单元第十九课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五单元第十六课伶官传序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五单元第十七课祭十二郎文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五单元第十五课六国论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二课湘夫人拟行路难(其四)蜀相书愤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三课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离别(其一)Word版含答案.doc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
  学习目标 考点提炼
  知识目标 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及诗歌风格
  2.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
  技能目标 品味作者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情感目标 认识作者对统治者荒淫误国的批判和对李杨爱情的同情
  [知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知背景]
  天宝十四年(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人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求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如请,“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李肇《国史补》)。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的事情。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诗,而陈鸿则写了一篇传奇《长恨歌传》。
  [知常识]
  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以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
  体裁 代表作品 特点
  歌 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①篇幅可短可长;
  ②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
  ③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
  ④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又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
  行 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
  歌行 高适的《燕歌行》等
  一、字音识记
  1.回眸(móu)   2.粉黛(dài)   3.仙袂(mèi)
  4.鼙鼓(pí)        5.城阙(què)     6.花钿(diàn)
  7.萦纡(yū)       8.旌旗(jīnɡ)     9.踌躇(chóu)
  10.衾被(qīn)     11.临邛(qiónɡ)   12.绰约(chuò)
  13.玉扃(jiōnɡ)    14.迤逦(yǐ lǐ)    15.凝睇(dì)
  16.人寰(huán)    17.钗擘(bò)     18.马嵬(wéi)
  二、词语释义
  1.御宇多年求不得   御宇: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
  2.六宫粉黛无颜色  颜色:容颜姿色
  ……
  [新课入门须知]
  [知作者]
  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210-263),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代表作品:《咏怀》《大人先生传》。
  2.《杂诗十二首》(其二)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3.《越中览古》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品:《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4.《一剪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代表作品:《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声声慢》《武陵春》等。
  5.《今别离》(其一)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代表作品:《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知背景]
  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政治形势险恶,为了保全自己,他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2.《杂诗十二首》(其二)
  《杂诗》是陶渊明50岁时所写,这时距他辞彭泽令归耕园田已10年之久了。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他感到获得了自由,心情舒畅,然而他终非“浑身静穆”,这首诗正透露出个中消息。
  3.《越中览古》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成为世仇。越王
  ……
  [新课入门须知]
  [知作者]
  1.《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701—761),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现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相思》《山居秋暝》《使至塞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2.《旅夜书怀》
  杜甫(见《蜀相》相关介绍)。
  3.《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
  4.《扬州慢》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等书传世。代表作品:《暗香》《疏影》《扬州慢》等 。
  5.《长相思》
  纳兰性德(1655—1685),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清朝著名词人。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代表作品:《长相思》《蝶恋花》《木兰词》《浣溪沙》《采桑子》等。
  [知背景]
  1.《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早年就信奉佛教,贬官济州时已经有了隐居思想的萌芽。于是,后期的王维就开始了亦官亦隐的生活,对现实抱着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最初隐居终南山,后来在蓝田辋川得到宋之问的别墅,生活更为悠闲。这首诗就是作于王维隐居辋川蓝田时期。
  2.《旅夜书怀》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
  ……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
  学习目标 考点提炼
  知识
  目标 1.了解诗人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诗歌中清丽、精妙的语言特色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能力
  目标 学会通过分析诗中物象,了解诗人情感
  情感
  目标 体悟诗人在特定背景下的不同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
  [知作者]
  1.《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诗歌语言清淡,意境清远。一生怀才不遇,布衣终老,晚年隐居汉江东岸鹿门山中。代表作品:《春晓》《过故人庄》。
  2.《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见《越中览古》相关介绍)。
  3.《登岳阳楼》
  杜甫(见《蜀相》相关介绍)。
  4.《菩萨蛮》(其二)
  韦庄(836—910),字端己,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韦庄工诗,其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代表作品《秦妇吟》等。
  [知背景]
  1.《夜归鹿门歌》
  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随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此诗作于作者四十岁后隐居鹿门时,所以题目为“夜归鹿门”。
  2.《梦游天姥吟留别》
  此诗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天宝四载(745年),李白由东鲁(在今山东)南游吴越,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3.《登岳阳楼》
  767年,杜甫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疾病缠身,靠饮药维持生命。768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4.《菩萨蛮》
  韦庄生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五代十国分裂混乱的时代,一生饱经离乱漂泊之苦。黄巢攻破长安,他逃往南方,到处流浪。直到59岁,才结束了这漂泊流离的生活。《菩萨蛮》这组词创作于韦庄晚年寓居蜀地时期,是作者为回忆江南旧游而作。
  [知常识]
  杂言诗:诗歌体裁之一。于元曲出现后达到巅峰。因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