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一专题专题知识整合 散文中的人——人物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二专题专题知识整合 散文中的事——事件情节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二专题自读课文 北京的春节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二专题自读课文 怀念红狐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二专题自读课文 鞋的故事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六专题第16课 春末闲谈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六专题第17课 可以预约的雪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六专题第18课 想念地坛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六专题专题知识整合 散文的表达技巧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六专题自读课文 假如我有九条命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六专题自读课文 论快乐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三专题第7课 翡冷翠山居闲话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三专题第8课 寒风吹彻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三专题第9课 绝地之音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三专题专题知识整合 散文中的情——情感主旨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三专题自读课文 春意挂上了树梢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三专题自读课文 大海和吹拂着的风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四专题第10课 雷雨前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四专题第11课 云南冬天的树林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四专题第12课 森林与河流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四专题专题知识整合 散文中的景——景物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四专题自读课文 晚秋初冬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四专题自读课文 西湖的雪景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五专题第13课 葡萄月令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五专题第14课 家里的灶头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五专题第15课 老房子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五专题专题知识整合 散文的语言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五专题自读课文 更衣记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五专题自读课文 意大利蟋蟀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一专题第1课 我的母亲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一专题第2课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一专题第3课 画人记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一专题自读课文 把栏杆拍遍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一专题自读课文 父 亲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一专题自读课文 女歌手Word版含答案.doc

  在众多的文学体裁中,散文是疆域最为广阔的一种文体。本专题以“活生生的‘这一个’”为题,从记人散文的角度,来展现散文艺术的思想和美感。
  记人散文以记述作者所熟悉的人物为主,通过记叙与人物有关的事迹来表现人物,表达作者对所记人物的情感、看法、意向等。它可以记一个人,记一个人的一生,一段生命历程,一个侧面,一个细节,一个生活场景;也可以记一组人物,一群人物。记人散文像通讯、报告文学一样,记述的是真人真事,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
  本专题六篇散文写了六个不同层次的人物形象。
  《我的母亲》   胡适先生回顾了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 我的一位国
  文老师》   梁实秋先生的散文名作,他用幽默风趣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调刻画了一位貌丑性凶但却敬业爱生的独特的老师形象。
  《画人记》   本文属于人物小品,作者贾平凹用简练的笔触刻画了极为生动的“画人”形象——虽然生活在基层,默默无闻,但都对书画艺术孜孜以求。
  《把栏杆拍遍》   作者梁衡为我们塑造了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他以宏大的历史视野,选取了八首辛词,勾勒出辛弃疾的生平经历。
  《父亲》   作者没有用惊人的话语,也没有写曲折的情节,却为我们塑造了一位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农民父亲形象,真是父爱如山,大爱无言。
  《女歌手》   俄罗斯散文家阿斯塔菲耶夫带领我们领略俄罗斯的异域风情。
  第1课 我的母亲
  对应学生用书P1
  一、字音辨读
  1.文绉绉(zhōu)      2.麇先生(jūn)
  3.绰号(chuò)  4.庶祖母(shù)
  5.吹笙(shēnɡ)  6.摹画(mó)
  7.眼翳(yì)  8.舔去(tiǎn)
  9.调度(diào)  10.侮辱(wǔ)
  二、字形辨识
  1.野mán蛮fēi蜚声     2.xī嬉戏笑xī xī嘻嘻
  3.chóu筹备田chóu畴  4.sī撕毁sī厮杀
  5.mó摹画mù暮色招mù募  6.péi赔罪péi陪侍烘bèi焙
  三、词语辨析
  1.居然•竟然•果然
  辨析居然:表示出乎意料,语气重,含责备之意。竟然:出乎意料,语气轻,不含责备之意。果然:表示事情的结果和预料的完全相符。
  例句①同学在考试分数下来后吃惊地告诉我,他交了张白卷,居然考了15分,他高尚地提醒了一下老师是否搞错。老师自信且认真地告诉他:这是卷面整洁分……②承德避暑山庄南侧几百米外一处工地,因行政性政策原因,停工长达九年,现在竟然变成了臭水沟。③8月7日的京鲁大战开战在即,球迷看好鲁能队,认为鲁能队必胜,事实果然如人们所料。
  2.提议•建议
  辨析提议:商量问题时提出主张来请大家讨论。建议:向人提出自己的主张。
  例句①韩国政府8月11日向朝鲜提议于19日在板门店举行南北高层会议,以讨论南北离散家属团聚等事宜。②昨日,在市政协召开的专题政治协商会上,委员们针对《征求意见稿》提出不少新颖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3.宽恕•宽容
  辨析宽恕:宽容饶恕。宽容: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
  例句①积极赔偿,以示受害者乃至全体国人的宽恕,这是该基金设立的目的,也必须是该基金的运作原则。②当一只脚踏在紫罗兰的花瓣上时,它却将香味留在了那只脚上,这就是宽容。
  ……
  散文中的人——人物形象     (对应学生对书P14)
  [考点阐释]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也可以是一组人物的语言、一个典型的细节等。散文通常以精当的描写、简洁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为表达散文主旨服务的,它并非塑造人物,而是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位中心人物,而人物本身往往是真实的。
  当然,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同样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艺术性体现在其人物形象塑造的基本方法上,而思想性则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社会意义两个方面。
  [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的形象。
  2.文章中×××是一个怎样的人?
  3.×××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文本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方法指导]
  一、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分析时一般从三个方面入手
  1.文学作品的主旨,包括作者的创作意图、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人物形象对作品主旨的作用及作品的主题思想等。
  2.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包括正面描写(语言、行动、肖像等)和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其他人物形象的映照和衬托等)。
  3.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和内涵,包括身份、地位、社会历史背景、思想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意义。
  二、答题模板
  模板一 “总-分”式: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做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做定量分析。
  模板二 “分-总”式:先从几个方面对该人物做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做定性式的总括。
  (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忆韦素园君
  鲁 迅
  现在有几个朋友要纪念韦素园君,我也须说几句话。是的,我是有这义务的。
  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罢,我在北京大学做讲师,有一天,在教师豫备室里遇见了一个头发和胡子统统长得要命的青年,这就是李霁野。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了那时的情景。现在留在记忆里的,是他已经坐在客店的一间小房子
  ……
  自读课文 女 歌 手
  对应学生用书P12
  一、字音辨读
  1.窣窣声(sū)  2.山坳(ào)   3.乜视(miē)
  4.擤掉(xǐng) 5.埋怨(mán)  6.蹒跚(pán shān)
  7.挑衅(xìn)  8.耷拉(dā)  9.黑黝黝(yǒu)
  二、字形辨识
  1.zhé蛰居海zhé蜇     2.山ào坳yǒu黝黑
  3.烟dì蒂dì谛听tí啼哭  4.乱chuài踹chuǎi揣摩tuān湍急
  5.xuān喧嚷xuàn渲染  6.dì谛听取dì缔
  三、词语辨析
  1.蛰居•隐居
  辨析蛰居:像动物冬眠一样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隐居:指退居乡里,不肯出仕。
  例句①半年蛰居不下场,对于热爱高尔夫球运动的李昊桐未免太长,趁着教练回美国,李昊桐毅然选择了参加希望赛重庆站的比赛。②北大教师王青松、张梅夫妇隐居深山11年,可谓惊世骇俗,隐居的原因则是愤世嫉俗。
  2.一本正经•郑重其事
  辨析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多指人的神态。郑重其事:对待事情严肃认真。多指做事的态度。
  例句①他梳着油亮的分头,他表情一本正经,他动作“无厘头”一样夸张——这就是周立波。②科技人员郑重其事地告诉马老汉:这是事实,你要相信,这就是新栽培技术培育出来的成果。
  3.司空见惯•熟视无睹
  辨析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熟视无睹:指对客观事物不关注,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形容对事物漠不关心。
  例句①多数消费者都表示,促销过于频繁,让人觉得没有促销反倒不正常了,这种司空见惯的促销难免让人有种“审美疲劳”。②记者发现,很多公共场所都贴有明显的“禁止吸烟”的标志,但烟民们似乎熟视无睹。
  四、熟语释义
  1.绿草如茵: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
  2.沉默寡言:指不爱说笑,偏重指性格。
  对应学生用书P13
  一、走近作者
  阿斯塔菲耶夫(1924—2001),俄罗斯著名作家,俄罗斯媒体称其为“伟大的俄罗斯作家”。他的代表作有《陨星雨》《最后的问候》《忧伤的侦探故事》《牧童和牧女》等。他于1976年出版的著名长篇小说《鱼王》曾获“苏联国家奖金”。他的散文内容丰富,瑰丽多姿。无论是宁静清新的田园情趣,还是泥泞坎坷的人生之旅,在他那充满爱心的笔下往往都具有一种牧歌般的情调和韵律,令人陶醉。阿斯塔菲耶夫喜爱中国古典文学,曾来到中国访问。他的多数作品也被译成了中文,为读者所熟知。2001年11月29日凌晨,阿斯塔菲耶夫因患脑血栓,在他的家乡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去世,享年77岁。根据他的遗嘱,他被安葬在出生地奥夫相卡村。
  二、相关背景
  阿斯塔菲耶夫的散文内容丰富,瑰丽多姿。无论是宁静清新的田园情趣,还是泥泞坎坷的人生之旅,在他那充满爱心的笔下往往都具有一种牧歌般的情调和韵律,令人陶醉,耐人咀嚼。“女歌手”的题目很有深度,文中主人公不是专业歌手,她唱歌是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手段,她唱
  ……
  散文中的事——事件情节  (对应学生用书P28)
  [考点阐释]
  散文中的事是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它通常由一组或若干组具体的生活事件组成,在一条基本情节线索的统领下包括许许多多的细节。
  [常见题型]
  一、事件的概括
  1.文章前一部分回忆往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2.文本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3.作者围绕×××写了哪些事?
  二、事件的作用
  1.×××段(事)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事件?
  [方法指导]
  一、事件的概括
  方法一:小标题式概括。(适用于篇幅较长的文章)
  1.围绕文本中的某一线索进行概括。
  2.按故事发展过程进行概括。
  方法二:表述式概括。(适用于篇幅较短的文章)
  针对情节各部分内容,用具体的语言进行概括。特别是对高潮、结局内容概括的考查较为常见。概括时,一般要求用简洁、完整的句子。
  方法三:根据中心句或过渡句来概括。(一般结构思路清晰的文章采用)
  1.熟练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可以找段落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对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根据已有的故事情节的提示概括主要的故事情节。
  二、事件的作用
  事件作用概括分析的四个维度
  (1)内容角度就是要考虑该内容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主题角度可考虑对主题有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
  (2)结构、思路
  结构角度可考虑有设置悬念、做铺垫、伏笔照应、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承上启下等作用。思路角度可考虑暗示、揭示了什么样的思路等作用。
  (3)表达技巧
  不是所有的事件都有表达上的特点。如果特点较突出,则要从该技巧出发考虑渲染气氛、画龙点睛、对比衬托、象征等作用,也要注意表达技巧自身的作用。
  (4)读者情感或心理
  从这个角度可考虑有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深受启发、发人深思、催人想象、回味不尽、想象无穷等作用。
  上述维度、角度有关涉就要分析归纳,没有关涉就不必强答。
  (四川高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郁达夫
  ①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