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530字。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江苏省仪征中学   刘祥
  一、强化初读体验,整体感知文本
  师生问好后,开始上课。
  师:大家预习课文了吧?看了几遍?
  生杂答。有说两遍,有说三遍,有说很多遍。
  师:很多遍读出什么了?你给大家说说,你在这篇文章中读出了什么?
  生1:觉得作者在描写荷塘的夜晚时,写得特别优美,特别静谧。有一种抛弃了世俗的很悠闲的感觉。
  生2:我读出的是作者心态的宁静、悠闲。
  生3:我觉得也是一种安宁的心境吧。也就是说,体现出了作者一种特殊的心情。整篇文章读下来,特别的美。
  师:阅读,就是和作者进行对话,进行交流。咱们几位同学都读出了一种非常美、非常安宁的心境。这就是对话的结果。我想问一问,我们在阅读中有没有什么困惑、疑问的地方?
  生4:我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在这么美的景色下,作者却在最后一段提到自己的家乡,说是惦念江南了。
  师:好,你非常善于思考。谁来帮帮她?
  生5:因为他现在心情很宁静,就会想到很多过去的事情,就会想到家乡,想到江南的月色也是很美好的。我觉得,心情宁静的时候,可以想起很多过往的东西。可以勾起作者心中对家乡的思念。
  师:大家都认同这篇文章中,表达的是一种非常宁静的心情吗?
  生6:我觉得,作者也有一种淡淡的忧愁。
  师:从哪儿读出来的?
  生6:从他的思乡以及渴望得到宁静中感受到的。
  师: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具体的、和这种淡淡的忧愁对应的句子?
  生6:„„
  师:哪位能补充一下?
  生7:第一句话“这几天心情很不宁静”。
  师:第一句话说的是心里不宁静,咱们刚才读出来的不都是宁静的吗?
  生7:他这是因为不宁静,然后晚上去散步了。散步中看到了荷塘和月色的优美景色,然后心就变得宁静了。
  师:那也就是说,作者最初是“不宁静”(板书),然后,因为荷塘的景色很优美,就变得“宁静”(板书)了。那么,荷塘的景象,为什么就能够让作者变得宁静了呢?咱们思考一下。请第二排的女同学说一说,你觉得呢?
  生8:景色触动了内心的情感。
  师:简单地说,就是触景生情了,是吗?你喜欢这几段写景的文字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