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紫藤萝瀑布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紫藤萝瀑布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122168.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紫藤萝瀑布当堂达标题新人教版20180122165.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紫藤萝瀑布教案新人教版20180122166.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紫藤萝瀑布课件新人教版20180122167.ppt
  《紫藤萝瀑布》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2.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3.领悟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 
  2、品味语言,理解文中紫藤萝花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感悟生命的永恒。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紫藤萝瀑布》
  一、导入新课
  猜猜这是一种什么植物?
  同学们,猜到了这是什么植物了吗?紫藤萝
  这是清华大学盛开的紫藤萝
  二、预习展示
  1.积累下列词语中的字音:
  宗璞:pŭ
  迸溅:bèngjiàn
  繁密:fǎnmì
  伫立:zhù
  凝望:níng
  伶仃:língdīng
  忍俊不禁:jīn
  仙露琼浆:qióng
  峰围蝶阵:dié
  盘虬卧龙:qiú
  2.积累下列词语:
  终极:最后的终点。
  迸溅:向周围溅出或喷射。
  繁密:多而密。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凝望:集中注意力一动不动地向远处看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稀零:稀少,零星,形容稀疏的样子 。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峰围蝶阵:形容蜜蜂蝴蝶非常多。
  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3.作者简介
  宗璞,1928年生于北京,女,原名冯钟璞,笔名任小哲、丰非等,当代作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在中国文联及编辑部工作。又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文化大革命后,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1994年出版的她的散文清雅脱俗,温馨自然,情深意长,隽永如水,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代表作《铁箫人语》深受海内外读者喜爱。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产生了“精神上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三、初读感知
  1、课文围绕着“花”写了哪些内容?请在下列横线上各填上一个词。
  ____花     ____花     ____花
  2、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作者对生命又有怎样的感悟?
  3、作者是从哪三个层次来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的?
  温馨提示:长句的停顿要得当;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注意句子的重读;  读准字音,注意感情。
  四、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在下列括号里各填一字,并根据填写将课文分成三部分:
  (看)花  (忆)花 (悟)花
  (1).看花: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2).忆花:这里除了光彩……流向人的心底。
  (3).悟花: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2.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对生命又有怎样的感悟?
  赏花前:焦虑、悲痛
  赏花时:宁静、喜悦
  赏花后:振作、感悟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3、作者是从哪三个层次来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的?
  花瀑——花色
  花穗——花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