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0道题,约8690个字。

  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五道大题,20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共20分)
  1. 下面是四幅名家的书体作品。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说明你选择的这幅作品属于哪种书体,并结合这幅作品的书体特点说明你选择的理由。(2分)
  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第四幅
  李斯书颜真卿书苏轼书毛泽东书

  你选择:第_______幅的书体是: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限4个字)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5题。
  ①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②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的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烂màn春光里能寻觅诗意,xiāo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仇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能让心境宁静温暖。
  ③在诗歌这种古老文字体裁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生活。即使在山河破碎、生死考验的艰难中,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锵入耳的旋律,唤起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激荡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魄。
  ④诗歌,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只要生命存在,诗歌就不会消失。
  2. 对语段中加点字读者书写、拼音处选填汉字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给予gěi    创伤chuāng    烂漫 萧瑟
  B. 给予jǐ    创伤chuàng    烂幔箫瑟
  C. 给予jǐ    创伤chuāng    烂漫萧瑟
  D. 给予gěi    创伤chuàng    烂漫箫瑟
  3. 第①②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要求,用学过的课内相关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园;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能让心境宁静温暖……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读完文段中这些语句后,我们的脑海里的一句句诗句,是否会汩汩涌现?那香山居士(1)(作者名)写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王绩《野望》中的“树树皆秋色,(2)”,摩诘居士(3)(作者名)《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郦道元《三峡》中的“(4),隐天蔽日”,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晓雾将歇,(5)”等等,种种美景定会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崔颢《黄鹤楼》中表达诗人感受思乡愁情的“(6),烟波江上使人愁”,吴均《与朱元思书》中“(7),望峰息心;(8),窥谷忘反”的高洁志趣,这些情感充盈在我们的心间;曹操《龟虽寿》中的“(9),志在千里”,刘祯《赠从弟》中“(10),松柏有本性”的话语,又为我们增添了多少鼓舞的力量。
  5. 下列关于文段中汉字笔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
  A. “慈母”的“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B. “仇情”的“情”,“忄”先写竖,再写左边点和右边点。
  C. “旋律”的“旋”字的第三笔是横折钩。
  D. “撞击”的“撞”字最后三笔是:竖、横、横。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2分)
  A.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醉酒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B.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C.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D. 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