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题,约9500字。

  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
  2011年,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实验室阶段。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2016年9月15日22点04分,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作为天宫一号的“孪生兄弟”,尽管身上仍有其影子,但经过全新设计的天宫二号已经脱胎换骨。天宫二号在外观上与天宫一号类似,都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
  天宫二号作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已是小型空间站的雏形,相较于天宫一号,有着诸多创新,主要改进之一就是增加了推进剂在轨补给功能。
  在太空中实现推进剂在轨补加这一任务,属于世界范围内的难题。经过多年的艰难摸索和试验研究,补加关键技术攻关得以顺利完成,为我国空间站工程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4月中旬,我国将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开展推进剂补加等相关试验。如果这次试验成功,我国将成为继俄罗斯之后,全世界第二个掌握空间站在轨推进剂补加核心技术的国家。除了空中“加油”技术,天宫二号还配备了智能化“大脑”,控制计算机系统可以自主进行航天器飞行轨道、姿态调整,运行状态的智能化诊断,以及遥测指令的运行。
  正所谓,青出于蓝胜于蓝。拥有新技术支撑的天宫二号,其功能更加优异,不仅能适应新的使命,还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长的在轨飞行寿命。
  (孙秋霞《天宫二号:迈向空间站时代》)
  1. 根据“材料一”,与天宫一号相比,下列不属于天宫二号独有特点的一项是(2分)
  A. 天宫二号是空间实验室,采用了实验舱和资源舱的两舱构型。
  B. 天宫二号是小型空间站的雏形,增加了推进剂在轨补给功能。
  C. 天宫二号可自主进行飞行轨道、姿态调整等智能化诊断。
  D. 天宫二号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长的在轨飞行寿命。
  2. 下列对“材料一”中出现的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载人:“载”的读音是“zǎi”。
  B. “终止”可以换成“中止”。
  C. 在轨:“轨”字的第五笔是“横折弯钩”。
  D. “青出于蓝胜于蓝”出自荀子《劝学》。
  材料二
  2017年4月27日晚19时07分,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顺利完成了对天宫二号的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试验,标志着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与以往载人航天任务相比,天舟一号是为空间站全新研制的货物运输器,在上行载货比以及推进剂补加量等指标方面,与国际在用的、现用的货物补加运输系统都是比肩的,或者是优于的。它全面承担了推进剂的补加验证试验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这两项试验都是国际上公认的航天技术难度比较大的。从飞船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到将来天舟一号拓展试验完成,将历时半年以上。
  中国的货运飞船具备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的服务能力,但在接口标准上还不一样。在此次天舟一号飞行任务中,空间应用系统安排了多项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包括微重力对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研究等。
  中国未来的空间站将采用最新技术成果来研发,主要有以下特点:我国的空间站本体是60多吨,加上飞船和货运飞船是90多吨,已经能够满足需求,并且还有拓展能力,未来可以再拓展3个舱段。货运飞船3个模块化的设立,小货用封闭舱装、大货和超大型的用半开放和开放式安装,通过机械臂和转位机构的工作,与航天员配合,进行在轨组装建造。空间站专门设计了一个新型的平台装载一种大型的光学设施,用于天文的观测和研究,类似于哈勃望远镜,但是这个平台又可与空间站共轨飞行,需要的时候和空间站对接上,空间站航天员出舱对它进行维护和补给,既可以满足它非常高精度的稳定度,又可以满足它平时的工作条件。这个设计开辟了整个分布式空间站架构的创新模式,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要尽量把最新的科技成果、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技术成果运用于空间站,使系统、部件、水平达到世界一流。
  (2017年4月29人民日报《中国“备战”空间站时代》)
  3. 下列选项不属于天舟一号飞行任务特点的一项是(2分)
  A. 在上行载货比和推进剂补加量等方面,比肩或优于其他货物补加运输系统。
  B. 承担推进剂补加验证试验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
  C. 天舟一号飞行任务持续时间将历时半年以上。
  D. 改进接口标准,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服务。
  4. 下列选项对中国未来空间站特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 中国未来空间站的规模适度,具有一定的拓展能力。
  B. 中国未来空间站总体方案优化,增强建造的灵活性。
  C. 中国未来空间站设计了独特的光学设施用于天文研究。
  D. 中国未来空间站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提高综合效能。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正式启动载人航天工程,并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可以称作载人飞船阶段,主要任务是研制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到太空,开展空间应用实验并返回。在此期间,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完成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六号飞船于2005年完成多人多天飞行试验任务,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