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80字。
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
——《短文三篇》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研读两篇短文,了解蒙田、富尔格姆等作家的思想以及人文主义观念。
2.结合自身的感悟表达自己对生命•思想•信条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领悟文章的哲理美和语言美,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引导学生树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态度深入地理性地去思考人生。
教学重难点:
领悟文章的哲理美和语言美,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
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态度。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2月23日,深夜23时45分。陕西西安一小区,“咚”的一声闷响打破寂静,随后传来一中年妇女的呼喊:“嘉文!嘉文!”两分钟后,呼喊转为撕心裂肺的哭喊。已出版两本史学专著,18岁的高三学生林嘉文,以坠楼的方式告别了黑夜和这个世界。半年前,他患上抑郁症。坠楼当晚,林嘉文做好作业,吃了药,并给朋友发去最后一封电子邮件,写道:“未来对我太没有吸引力了。仅就世俗的生活而言,我能想象到我能努力到的一切,也早早认清了我永远不能超越的界限……”
再请大家看一则材料:
在中国,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的第五大死因,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在中国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目前,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
这么多年轻的生命如此陨落,那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命呢?又如何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呢?那就让我们从《短文三篇》中寻找答案。
二.作者介绍(见课下)
三.研习课文。
1.首先,让我们来读一读法国思想家蒙田的一篇随笔《热爱生命》。
请学生自读课文,并勾画出最有感触或者最受启发的一句话,为课文作批注。
学生自由发言,谈一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方法:抓关键句
明确: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死而无憾。
如果一辈子浑浑噩噩,消极悲观地对待生活,留下太多遗憾,临终必然苦恼
生之本质在于死——
死是生的必然结局,生是死的开始;死亡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懂得直面死亡。只有热爱生命的人才会直面死亡,只有直面死亡,才会觉得生命的可贵。
明确: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而有限的,活过一天,就意味着向死亡走近了一步,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作者正是从终极意义上关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