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90字。

  苏轼词两首补充知识及练习
  一、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号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苏轼的生平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应举时期。二、从入仕到贬谪。三、从谪居到再起。四、远谪惠儋时期。
  苏轼的一生三次在朝,时间都很短,三次到外地做官,共十九年;两次谪居,共十二年,
  历尽升沉。他前后两次受到新党打击,中间又受到旧党派斥,耿直敢言使他成了党争的牺牲品。由于他仕途坎坷,倍尝了人世艰苦,包揽了祖国山川,广泛地接触了人民,因此他创作大量的优秀作品。今存《东坡七集》,包括诗、词、文共一百一十卷。
  苏轼出入儒道,濡染佛禅,思想兼容并包,宏博复杂。他为人重操守,不以时迁,毁誉不计;一生热爱学问事业,中心乐之,自进不已。他能做到随缘自适,知足常乐;处逆境而不颓唐,处顺境而不淫逸。他有治世济民的政治抱负,但在北宋昏暗政治斗争中成了牺牲品。苏轼的一生,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一幕悲剧。
  二、苏轼的创作
  苏轼的词作,年代可考的是与三十七岁前后,正当仕途遭受挫折的时候。苏轼词作的旺盛期,是“乌台诗案”以后的编管黄州时期。苏是以他杰出的文学才能,渊博的学识,发抒胸中之郁积,正如“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郁勃而见于外”(《江行唱和集序》)。苏词比苏诗更富于革新精神和浪漫主义情调。他异军突起,将诗文革新精神扩展到词的领域,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革新了词的语言,始创豪放词风。
  苏轼的词大踏步跨出花间小径,凡诗人惯用的怀古、感旧、记游、寓理等题材都可移之于词,而且挥洒自如。如《江城子•密州出猎》描写打猎的盛况,抒发慷慨报国的激情,首次将儿女柔情换做英雄豪气:“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心报国,胸怀宽广,气节高尚。《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是多幅农村风景画、风情画和风俗画。将现实的农村生活写入词中,苏轼是首创。苏轼的词又富于哲理,如《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