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710字。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高中语文必修五为古代抒情散文单元,不论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还是王勃的《滕王阁序》、庄子的《逍遥游》、李密的《陈情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作者所抒发的都是率真坦诚的真情实感,因此,学习《归去来兮辞》除了解文体特征外,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句,把握行文脉络,体会陶渊明的率真高洁。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过陶渊明的散文《桃花源记》,在必修三中接触过陶渊明的小诗《归园田居》,对陶渊明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热爱自然的思想有所了解,而《归去来兮辞》则对陶渊明做官、辞官的种种原因以及辞官后的种种经历做了很形象的阐释。所以,学习本文有助于学生对陶渊明的认识更加明朗、清晰。
  三.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词句含义
  2. 整体感知全文,梳理文章思路
  3.分析诗人情感和形象
  4.熟读成诵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启发法,点拨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林徽因的一篇散文中有这么一句:“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我不知道她这么说是否受到陶渊明诗歌的影响,陶诗中有深受我们喜爱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菜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今天,就让我走近这位于南山下悠然采菊的陶渊明,走近他的《归去来兮辞》。
  (二)释题
  大家看题目:归去来兮辞。“辞”这是古代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文中多用“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 “来”是助词,无实意。所以,题目的意思就是:归去吧!本文是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在作彭泽县令80几天后辞官所作。
  (三)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有四点,请大家看大屏幕一起来朗读。
  1.掌握重点文言词句含义
  2. 整体感知全文,梳理文章思路
  3.分析诗人情感和形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