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10字。
《滕王阁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相关文言基础知识,背诵全文。
2、理解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并感悟作者的情怀与精神。
学习内容:
一、 通读全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完成《能力培养与测试》P27-28“自主预习篇”,积累相关文言基础知识。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勤查字典,注重积累)。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胜友如云: 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 钟鸣鼎食:
云销雨霁: 响遏行云:
天高地迥: 萍水相逢:
冯唐易老: 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涸辙之鲋: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投笔从戎: 高山流水:
盛筵难再: 陆海潘江:
三、研读课文,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滕王阁序》成为不朽之作,流传千古,原因何在?
2、请找出文中集中写景的句子,并思考作者写出了滕王阁怎样的秋景。
3、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复杂情感,请结合文本分析其情感变化的过程。
四、读一读下面的典故,了解相关知识。
1、“徐孺下陈蕃之榻”。 据《资治通鉴》载,徐稚早年拜黄琼为师,可当黄琼做了大官之后,徐稚就主动与黄琼断绝了来往,专心在家务农而不再交游士林。至黄琼死后,稚往吊之,哭得很伤心,但他不通报姓名,以至在场的人六七千人都不认识他。东汉名臣陈蕃到豫章做太守(147),立志做一番大事,一到当地就急着找名流徐孺子请教天下大事,随从劝谏应该先到衙门去,结果被他臭骂。当时徐稚已年过50岁,当陈蕃派人将他从槠山请来时,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张可活动的床,徐稚来时放下,走后挂起。因此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把徐稚作为江西“人杰地灵”的代表。这个典故主要是说徐孺子的,因为他是江西人,而陈蕃是河南人,是通过陈蕃的礼贤下士来陪衬徐孺。顺便说到,将徐孺子称为徐孺是古汉语中的节缩,节缩的目的是为了使结构匀称、节奏整齐。节缩在古汉语中多用于姓名。本篇下文还有“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杨意”是“杨得意”的节缩,“钟期”是“钟子期”的节缩。
2、“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西汉梁孝王刘武,刘邦的孙子,文帝的儿子,景帝的同胞兄弟,被封于梁,以开封为都城。他在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建了一座很大的梁园,即课文中说的“睢园”。梁孝王自小享尽荣华富贵,也为保卫汉室江山立下了大功。平息了七王之乱后,遂在梁国大兴土木。他以睢阳为中心,依托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