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30字。
滕王阁序
王勃
教学目标:
1. 道德目标:敢于显示才华表现自己,为文谦恭。
2. 感情目标:“居卑位而有为”的蓬勃进取精神。
3. 认识目标:①理解文章前三段的内容并背诵。
②赏析文中铺叙的美景。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前三段的内容并背诵。
2、赏析文中铺叙的。
教学难点:
理解背诵。
教学方法:
问题激疑、交流讨论、多媒体。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江南有三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滕王阁为何如此出名?这跟唐代诗人王勃写的一篇序很大关系。——《滕王阁序》。
二、文体:
从写作目的看,《滕王阁序》是一篇序。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本文是饯别序,《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从行文特点来看,《滕王阁序》又是一篇骈体文。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三、背景、作者:
滕王阁在江西南昌赣江之滨,为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所建,历代屡有兴废。为三大名楼之首,现楼高25米,为明三暗五层结构。
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祖父是隋朝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前往交趾途中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滕》能成为千古绝唱,原因颇多,但王勃当时年轻气盛,才思敏捷,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唐摭言•卷五》记载:“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报云‘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品味该文的优美之处。
四、再读课文,力求读准::
1、四字句的读法有 “二二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