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100字。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一、单元教学目标:
1. 了解前辈学者读书治学的经验,了解他们的人才观和学习思想,从中得到启示,对自己的学习观重新思考。
2. 熟读精思,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和作品的内涵,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发现隽永智慧的语句,反复品位,理解这些语句的意义和在文章中的作用。
3. 学习不同的论述方法(谈话式、随录式、独白式),并能模仿一定的表达方式写出有思想智慧的语句。
4. 学习在与别人的交谈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二、确定单元学习方法: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 复习七八年级曾经学习过的种种学习方法(如:八年级的读书方法,本册书中的圈点勾画读书的具体要求) 回顾、复习
2 针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
三、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本单元的4篇文章均为名家名作,虽然都与治学相关,但是视野不同,角度不一,语言风格也不相同。宜让学生基本通其大义,个别难懂之处可以忽略,重要的是对关键意思展开思考。
学习本单元,首先,应当掌握“反刍”这种有效的读书方法,边读书边思考,对充满智慧和哲理的经典作品深读精思、反复品味,直至得其精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当然,“反刍”式的读书方法并不是意味着一遍又一遍简单的重复与叠加,而应当是随着读书遍数的增加,对作品理解和思考的逐步加深。第一遍的读,可以以读通、理解作品为目的;第二遍的读则应当品味作者的结构与语言;第三遍还可以进一步的对作品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思考;第四遍则可以联系作者的其他作品或同类型的文章探讨作者的创作风格等等。总之,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要,分阶段的制定自己的读书目的,“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每读一遍,你都可能会有全新的感受。
其次,应当重视在生活实际中锻炼自己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本单元中,谈到了天资、机遇与勤奋的关系,创造与生活的关系,美貌与美德的关系……而所有的这些无一不是从生活中来,生活中也经常遇到此类的相互关系与矛盾。“生活无处不语文”,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锻炼,在锻炼中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创造学思想录》
学习目标
1、 学会留心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哲理
2.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教学重点:2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以美国企业家卡耐基的故事导入
二、 整体感知课文:
1、 自由读课文,圈点生字词。
一筹chóu莫展 焙bèi 烧
2、 思考:文中讲了有关思维的哪些问题?
(讲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精神状态、转换思维的视角、透过现象看本质、按自然规律办事。)
三、 课文分析:
1、放松
“放松”这部分文字主要讲什么?
(讲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精神状态。)
课文以猴子为例,为了说明什么?
(人要在自由状态中发挥想像,获得灵感。)
2、造就你自己的规则
说说“一筹莫展”在文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