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40个字。
在山的那边
汉川市刁东中学 黄艳霞
指导教师:李华 刘汉桥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能力:
1、初步了解诗歌常识,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理解、积累痴想、凝成、诱惑、喧腾、一瞬间等词语;
3、学习象征的手法。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学会朗读,品味诗歌语言;
2、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感悟诗歌;
3、领会诗中“山”、“海”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悟人生,学习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所得到的启迪;
2、树立正确的理想,积极乐观的生活,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设想:
重点:反复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难点:对诗中无数座山的理解。
关键点:理解文中“山”与“海”的象征意义。
根据诗歌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根据新课标要求: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确定本课的重难点。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了解常用的写作手法,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以次确定本课的关键点。
文本解读
《在山的那边》是一首哲理诗。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意象壮阔,意蕴丰富。一个“山”字,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无数座山,由一个意境翻出另一个意境,诗意在跌宕中推进,情感波澜起伏,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教学方法:反复诵读法 讨论点拨法 多媒体教学辅助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情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