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440字。

  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翻译为切入口,落实第五册文言文复习。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设想】
  1.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第一轮复习,要遵循由“已知”推出“未知”的认知规律,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2.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 三字翻译目标和“六字翻译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3.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学生变换角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教学步骤】
  一、课堂导入
  1.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复习第五册文言文,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2.知识重温——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1) 提问: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
  第一: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 ____ _____ (信 达 雅)
  第二: 字字落实,以_____为主,以_____为辅 (直译 意译)(见《备考指南》P115)
  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述文言文翻译“信、达、雅”三字原则的理解
  (2)提问: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
  ①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②补:省略的部分;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
  ③删: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表敬副词、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同义复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和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
  ④换:把古词换成现代汉语。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词变为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