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000字。
出题人:北京十五中   夏冰竹
九下第一单元
单元导学
    这个单元的中国新诗和外国诗的主题是“土地情思”,其内涵是爱国思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来看,这个单元的重点,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学习时应重视这一点。
    从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来看,学习这几首诗歌,要“关注诗中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诗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要用形象思维,即使有议论,一般也依赖于具体的形象。所以要特别注意这些诗中诗人是通过哪些具体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形象来表情达意。如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中的“鸟”“土地”“河流”“黎明”;余光中《乡愁》一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中的“残损的手掌”“广大的土地”“长白山的雪峰”“黄
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等。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中“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诗人对每一个形象的选择,都是为了服从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需要。其实,这里所谓的“形象”,在学术界叫做“意象”,意为渗透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形象。这里之所以没有出现这个术语,主要是考虑这一专业术语比较抽象,不如用“形象”一词易于理解。
古典诗词中有名句,中国新诗和外国诗中也有名句。要能找出这几首诗中的名句反复品味并积累下来。如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舒婷的“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休斯的“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等,都要细细揣摩,品出其中的滋味。
积累感悟
一、基础达标
1.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嘶哑(sī)     汹涌(yǒng)    海峡(jiá)      怅惘(wǎng)
B.仿佛(fú)     灰烬(jìn)      锦幛(zhāng)    荇藻(zǎo)
C.蓬蒿(hāo)    干瘪(biě)      纤绳(xiān)     胚芽(pēi)
D.虔信(qián)   凄清(qī)       镶嵌(xiāng)   潺潺(chán)
2.加点字字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悲愤  (伤心)      驱逐  (赶牲口)
  B.激怒  (气势盛)    憔悴  (脸色不好)
  C.怅惘  (不得意)    疲惫  (身体感到劳累)
  D.锦幛  (题有词句的整幅绸布)    簇新  (量词)
3.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读音都相同的是(    )
      A.折断   折耗   折本   折磨
      B.血肉   血汗   血气   血脂
      C.提防   提溜   手提   提倡
      D.教导   教诲   教师    教书 
      E.纤绳   拉纤   纤维    纤尘
F.挣脱   挣扎   挣命    挣钱
      G.勒进   勒索   勒紧    勒石
      H.剥夺   剥削   剥离    剥落
4.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锦幛  荇藻  蓬篙  蝼蚁
      B.干瘪  於滩  驳船  胚牙
      c.虔信  慰籍  晨曦  瞰望
      D.灵魂  深邃  黝黑  催眠
5.句中加点词词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1)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
    (2)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A.干而收缩,不丰满                  用力使自己摆脱束缚
       B.内容贫乏,枯燥无味(文辞等)        把捆绑的绳子拽开
       C.干而收缩,不丰满                  把捆绑的绳子拽开
       D.内容贫乏,枯燥无味(文辞等)        用力使自己摆脱束缚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乌黑的浓云和瓢泼的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B.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C.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D.北京的秋天是美丽的季节。
7.下列作品、作家和作家国籍对应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我爱这土地》——艾青——中国
        B.《乡愁》——戴望舒——中国
        C.《我用残损的手掌》——余光中——中国
        D.《黑人谈河流》——兰斯顿·休斯——英国
8.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是(    )
       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精字当先,严字当头,精密地推理论证,精细地测量计算,精确地搞好试验——能在科学规律面前获得“自由”。
      A.因此  只要  就             B.就  只有  才
      C.就  只要  就               D.因此  只有  才
二、阅读感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