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课时,约3820字。
《孤独之旅》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        
  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
  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3、品味小说精美传神、意味深长的语言。
  4、感悟、体验人物的成长历程,培养抗挫折、求上进的勇气。
  ●教学重点: 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蕴涵。
  ●课前准备:
  教师:网上下载mp3课文朗读资源;设计wrod演示文稿
  学生: 1、查资料,了解作者背景及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的故事梗概;
               2、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点拨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①请学生回忆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中鲁宾逊流落荒岛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主人公孤独、寂寞的处境。
  ②教师语:有这样一个故事:佛祖问众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说:“用菩提叶去遮盖它。”“用净水瓶去盛它。”佛祖微微一笑:“把它放到大海里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滴水若不融入大海就会干涸,那么人呢?一个人如果不把自己融入社会,会怎么样呢?(学生自由答:孤独、寂寞、疯狂)今天我们就要跟随一对父子去进行一次“孤独之旅”。(板书课题:孤独之旅)
  二、初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1、放mp3课文朗读,学生给文段标上序号。
  2、放演示文稿,并结合课后附文,了解作家及长篇小说《草房子》的故事梗概。
  教师语:  曹文轩,当代作家、儿童文学家。《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生活的长篇小说。(参考资料:课后附文)
  3、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用小说的三要素概括课文内容,并谈谈阅读课文得到的感受。
  明确小说的三要素。(提问)
  人物(主人公):杜小康  
  情节:一位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在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环境:无边无际地芦苇地、鸭群、风雨
  并要求能在此基础上简述课文主要内容。
  三、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