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一中200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br>
语文试卷<br>
说明:本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45分,第Ⅱ卷105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br>
第Ⅰ卷(45分)<br>
一、(18分,每小题3分)<br>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B )<br>
A 募兵 沐浴 牧民 慕名而来 莫名其妙<br>
B 讣告 馥郁 附庸 赴汤蹈火 物阜民丰<br>
C 捍卫 颔联 憾事 撼天动地 宵衣旰食<br>
D 颐养 端倪 疮痍 怡然自得 贻笑大方<br>
分析:A项莫“读”mò,其它均读mù;B项都读fù;C项“旰”读gàan,其它都读hàn;D项“倪”读ní,其它均读yí。<br>
<br>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C )<br>
A脉博 徇情枉法 招揽 妍媸毕露<br>
B威摄 垂手可得 羁押 仗义疏财<br>
C寥落 虚无缥缈 滂沱 庸人自扰<br>
D澹泊 擢发难数 饿莩 风雨不湿<br>
分析:答案为C。A项为“脉搏”,B项为“威慑”,D项为“风雨不蚀”<br>
<br>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C )<br>
①道德行为,并不______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br>
②人类的历史意识给人类以智慧,使人类________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有利于瞻望未来。<br>
③________他说得有所过分,但总是为咱自己好。<br>
A 单纯 感觉 不管 B 纯粹 意识 不管 <br>
C 单纯 意识 尽管 D 纯粹 感觉 尽管<br>
分析:单纯①简单纯一,不复杂,如思想单纯;②单一,只顾,如反对单纯追求数量;纯粹①不搀杂别的成分,②单纯地,单单,这种想法纯粹是为目前打算。单纯侧重于范围,即单,纯粹侧重于无杂滓,即纯,也表示一种强调。<br>
“感觉”与“意识”的区别主要在于程度,“感觉”侧重于表面,浅层的,而“意识”则是通过分析综合得出的更理性化的结论。<br>
<br>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B )<br>
A 他在文学上造诣很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来。<br>
B 教练总是指责球员不敬业,他是不是也应该反躬自问,自己对工作是否认真负责了呢?<br>
C 人代会下午3时开会幕,不到2时,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就站满了严阵以待的记者。<br>
D 参观的人们,在展览厅门前排起了长龙,一批人进去约5分钟,后一批人才接踵而至。<br>
分析:“见仁见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缩写。用于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而此句就一个人而言,不能用“见仁见智”<br>
“反躬自问”意思是:反过来问问自己,符合语境。<br>
“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不合语境。<br>
“接踵而至”,一个接着一个地到来,不符合语境“一批人”<br>
<br>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r>
A 东北解放后,广大军民积极支援前线,参军参战,决心夺取更大的胜利。<br>
B 不只是我不认识他,就连我奶奶也不认识他。<br>
C 教育事业是培养和造就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一个重要阵地。<br>
D 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的讲话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搞市场经济的信心和勇气。<br>
答案:B. (A.将“军民”改为“人民”。 C.搭配不当。将“教育事业”改为“教育部门”。D.搭配不当。“勇气”不能和“坚定”搭配。)<br>
<br>
6、填入空框里正确的一项是: <br>
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条鲜为人知的补偿法则,它青睐那些不断拼搏的强者, ,收获也最多。<br>
A.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B.强者尽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br>
C.虽然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 D.让生活中失去太多的强者<br>
分析:答案为D。上述一段文字有两句话,如果主语前后都一致,那么句子的连贯性就强。据此看,第一句的主语是“命运”,第二句中两个“它”也是指“命运”,如果在空框里填上A、B项,主语就变换为“强者”,因此这两项可以否定。如果填C项,那主语就变为“生活”,也不合要求。只有D项,句子的主语还是“它(命运)”,是承前省略。这样,句子的连贯性就强,所以答案应是D。<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