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课时,约3990字。
第一课:在山的那边
教学目标:
 1、练习朗读,在朗读中感悟文章,加深理解
 2、体会诗歌的形象性,领会诗歌艺术形象的蕴含
 3、领会诗歌所揭示的人生道理,积极思考、探究人生意义, 理解理想与现实,追求与挫折之间的关系
 4、通过拓词成句和片段练习,强化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严密性
教学难点:
    诗歌的形象性和艺术形象的蕴含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感悟文章
课时:3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预习指导
1、提前一天播放一首配乐诗朗诵,并给学生一段乐曲,布置学生在课下模仿所听配乐诗朗诵配乐反复朗诵课文。
2、在朗诵的基础上思考:这首诗谈论了什么问题
3、拓词成句练习(并给加点字注音):
示例:
     喧腾——海在喧腾——海在远方喧腾——海在远方为我喧腾——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皎洁的月光下,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将下列词语逐步拓展成短语、句子,每词至少拓展四次,所拓句子尽量优美
     痴想   隐秘   铁青   凝成   诱惑   喧腾   漫湿  一瞬间
二、授课过程:
1、检查预习:
    (1)学生上黑板给加点字注音
    (2)学生读一读自己所拓展的句子
2、整体感悟课文
  导入:
  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平原上,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可见的只有高耸入云的大山,苍苍茫茫,连绵不断,你会想到什么呢?(山的那边是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想呢?(因为大山挡住了我的视线,我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因为大山里的世界是一个封闭的世界,而大地是这样广阔,我想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1)介绍作者(多媒体投影)
     王家新,诗人、诗歌评论家,1957年生于湖北,高中毕业后下乡劳动三年,“文革”结束后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从事过教师、编辑等职。1985—1990任北京诗刊杂志编辑,1992—1994年间旅居英国两年,回国后任教于北京教育学院,现为该院中文系教授。
  著有诗集《纪念》《游动悬崖》《王家新的诗》《楼梯》诗论集《人与世界的相遇》《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没有英雄的诗》;文学随笔集《对隐秘的热情》《坐矮板凳的天使》;翻译集《保罗·策兰诗文集》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