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60字。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思考
李秋敏
对于一名高中生来说,写一篇记人记事的文章不是很困难,但要写出令人感动的文章就很困难了,主要是写出的文章没有触动人们的心灵,缺乏对生活的敏感。其实我们每个普通人经历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差别,作为生活在信息时代21世纪的高中生,我们了解的生活其实是丰富多彩的。不缺乏体验,就是缺乏积累和梳理,在心灵触动的瞬间有冲动,但没有动手的冲动和习惯,擦亮的火花稍纵即逝。
本文的目的就是培养同学们对生活的敏感性,作文时要尽量发掘感动点,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提取曾经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一、活水浸润佳作——用善感的心灵审视生活
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都为材料的选择而苦恼:自己与其他同学生活、处境无甚差别,日子平淡得近乎于单调,怎样才能在作文中写出新意呢?首先要让心灵敏感。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曾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么作文的源头活水从何而来?让我们再来看看罗丹说过的一句话:“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可不是吗?生活中有许多人、事、物总会在不经意时拨动我们原本平静的心弦:当我们还在为母亲的一句责难之辞而耿耿于怀时,却发现母亲无视孩子满脸的怨气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当我们从新闻媒体报道中走近身穿白色T恤的平凡丛飞时,我们发现的是一颗不平凡的美丽心灵;当我们的双眼在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上徘徊时,我们想到的是自己父亲经年辛劳过后,写满岁月痕迹的脸;当我们还沉醉于一代才女“花自飘零水自流”的离愁别苦时,我们惊讶地发现柔弱似她竟也可以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那雄浑的慨叹鞭笞南宋君主的苟且偷安……凡此种种,都是写作的极好素材,这些曾经让你心动的一刻,你是否留心去把握了呢?
用审美的眼光审视生活,发掘感动点,那么生活处处充满哲理;
用诗意的观点看待生活,那么生活处处洋溢着诗情;
用善感的心灵去感悟生活,那么生活处处流淌着感动;
用我们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我们的思想去思考社会,用我们的心灵去感悟社会。
那么,如何培养对生活的敏感呢?
培养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养成关注生活的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