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80字。
《哦,香雪》教案
【授课内容】《哦,香雪》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小说的人物、情节及环境描写。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抓取细节,把握人物心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说阅读中,思考现代文明的价值及影响。
【教学重点】品读细节,尤其是有关铅笔盒的描写,把握人物形象及心理。
【教学难点】 关注小说主题,反思社会现实,深入思考现代文明的影响。
【教学手段】常规
【课外作业】1、预习: 课前阅读小说,了解小说情节及人物形象。
2、拓展: 做《课课精炼》相关练习。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对于居住在深山里的人们来说,也许他们从小就有一个疑问:山外是什么?山外有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抒情小说《哦,香雪》就是这样一篇大山中的教学设计>文章。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大山,是什么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在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吗?请大家用笔圈划出来。
2、“大山”“火车”并不仅仅是实物,请同学们根据它们的特点思考一下它们象征了什么?
(1)火车打破了宁静。
圈划第5段,“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2)“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
(学生活动)
在课堂上带着问题读课文,有明确的目的性,圈划课文也有明确的指向性,由于课文较长,整体预习之后,往往抓不住主干,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有目的的思考。
二、快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1、文本的故事情节略显散乱,让我们快速浏览课文,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2、在大概提炼出了整篇小说中的各个“事件”按“历时性”顺序之后,让我们把它们按照“共时性”事件的排列顺序重新编排:
火车进村——姑娘们打扮—— 姑娘们互开玩笑;
停靠一分钟——看乘客/和列车工作人员搭讪,凤娇与“北京话”聊天,做生意——火车开走;
上学被人嘲笑——香雪看到铅笔盒, 用鸡蛋换铅笔盒——香雪独自返回。
通过这样的一组排列,你能看清作者所想表达的内容吗?
(学生活动)
(1)火车进村,停靠一分钟,姑娘们打扮,看乘客/和列车工作人员搭讪,火车开走,姑娘们互开玩笑,做生意,凤娇与“北京话”聊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