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下学期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试卷<br>
语 文<br>
说明: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br>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br>
一、(18分,每小题3分) <br>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br>
A 炽热 不啻 鞭笞 摧山坼地<br>
B 蹊跷 祈求 稽首 杞人忧天<br>
C 毗邻 譬如 荫庇 可与媲美<br>
D 嗜好 谥号 弑君 有恃无恐<br>
答案:D<br>
<br>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br>
A 自诩 刚復自用 举家迁徒 事实胜于雄辨<br>
B 陷阱 东施效颦 孺子可教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br>
C 拢络 稗官野史 向往光明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br>
D 松驰 一枕黄粱 心劳日绌 吃一堑长一智<br>
答案:B。愎 徙 辩 笼 弛 拙<br>
<br>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br>
(1)老师和同学的误解让班长感到十分______,他把头扭向一边,不愿让同学们看见自己的眼泪。<br>
(2)发言人当即表示,中国中央政府愿意与台湾政府早日接触,在一个中国的______,什么问题都可以谈。<br>
(3)他的诗作大多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玄想,流露着凄惘和_____的色彩,但也有一些内容健康,格调明朗。<br>
A 委屈 基础上 神秘 B 委屈 前提下 神秘<br>
C 委曲 基础上 神奇 D 委曲 前提下 神奇<br>
答案:B。<br>
<br>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br>
A 不能把凡是印在书本上的东西都当作金科玉律,否则会束缚我们的思想的。<br>
B 在到希望学校开展心连心活动的日子里,我与我的助学对象相敬如宾,相互鼓厉:我鼓励他战胜困难,努力学习;他鼓励我克服气候带来的不适,努力适应。<br>
C 一些领导干部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僵化,不能与时俱进,必将被时代潮流淘汰。<br>
D 为追求冬奥会金牌,即使在最不起眼、最不惹人注目的角落,美丽的冰上艺术家们也会用其独特的方式相互尔虞我诈。<br>
答案:A。B“相敬如宾”适用于夫妻之间。C“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D“尔虞我诈”贬义,且不能受“互相”修饰)<br>
<br>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r>
A 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br>
B 一个人从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得到的某种难以言传的慰藉和快乐,恐怕不下于地质学家和历史学家追溯某个兴衰史和自然界的演化史所得到的乐趣。<br>
C 据了解,这种碳酸饮料是专门为年轻时尚一族设计的,其发布活动也别出心裁地利用流行的身体彩绘来表达。<br>
D 当喧嚣繁杂的都市生活和跟车轮一样单调压抑的忙碌令你满脸倦容的时候,朋友,请读一点泰戈尔吧,他会让阳光重新洒满你的胸膛。<br>
答案:D。A“和自己”之前缺介词“与”;B 照应不周,将“历史学家”与“地质学家”的位置互换,或将“某个王朝的兴衰史”与“自然界的演化史”互换亦可。C“活动……表达”搭配不当。<br>
<br>
6、某电视台有位年轻的记者去一个交通不太方便的山村采访,向一些年岁较大的村民提了不少问题,下列问题问得较得体的一项是<br>
A 听说你们这里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生活水平不高,谈谈你们的生产生活现状好吗?<br>
B 不久就要有公路从附近通过,村里的面貌会迅速改变,生产、生活水平都会上一个新台阶,听到这个消息您有什么感想?<br>
C 你长到这么大,还没出过山,是不是觉得很遗憾?<br>
D 路修好后我还会再来,到时候接你们出去看看好不好?<br>
答案: D。A“谈现状”不妥;B“感想”不妥,易使人难堪;C“你”“遗憾”用词不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