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题,约18380字。
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四)
语文
一、 语言文字运用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闲适和散漫都是从俗务中抽身出来的状态,心境却迥异。闲适者回到了自我,在自己的天地里________,悠然自得,内心是________而澄澈的。散漫者找不到自我,只好依然在外物的世界里东抓西摸,________,内心是烦乱而浑浊的。
A. 踯躅 静谧 无所适从 B. 徜徉 静谧 不知所措
C. 踯躅 宁静 不知所措 D. 徜徉 宁静 无所适从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踯躅”指徘徊不进;“徜徉”指安闲自在地步行。结合 “闲适者”分析应选“徜徉”;“宁静”是指心情安静平和;“静谧”是指环境寂静。结合“内心”应选“宁静”;“无所适从”指不知依从谁才好,也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强调“听从”;“不知所措”指不知该怎么对付,形容惊慌、窘迫。结合“散漫者找不到自我”、“内心是烦乱而浑浊的”分析应选“无所适从”。综合D项恰当。
2. 下列歌词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山是山,水是水,往事恍然如云烟,流浪心已憔悴,谁在乎?英雄泪。(《英雄泪》)
B. 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划着多少美丽的诗,可是终究是一阵烟。(《光阴的故事》)
C. 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暖暖的眼泪跟寒雨混成一块,眼前的色彩忽然被掩盖,你的影子无情在身边徘徊。(《冰雨》)
D. 爱是漫长的旅途,梦有快乐梦有痛苦,悲欢离合人间路,我可以缝缝补补。(《风雨无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题干要求“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C项“你的影子无情在身边徘徊”是拟人;A项“往事恍然如云烟”是比喻;B项“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可是终究是一阵烟”两句都是比喻;D项“爱是漫长的旅途”是比喻。故选C项。
3.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 今日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光临,蓬荜生辉,请开怀畅饮!
B. 拙著新近出版,敬赠阁下拜读,如获赐正,荣幸之至。
C. 因身体抱恙,不能到会,坐失学习良机,深表遗憾。
D.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小狗呆萌可爱,惟妙惟肖。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解答该题要特别注意谦敬词的用法,平时要熟记积累一些常用的谦敬词,B项“拜读”,谦敬词用错。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博览群书的文坛名宿冯亦代赞美说:“宗璞有丰厚的古典文学修养,自己又是个小说家、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我辈凡人所不能企及的。她的文章看来平平淡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因此她能把中西古典文学的含义尽化为诗
② 但其中跌宕迂回又不是粗心之人所能把握的
③ 从而以之入文
④ 只有在读者的细心体会中豁然开朗
⑤ 加之她的敏慧
⑥ 而捕捉到她命意之所在
A. ③⑥①④②⑤ B. ③⑤②⑥①④ C. ①②⑥③⑤④ D. ①③⑤②④⑥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句的衔接,解答该题要把握所给文段的基本内容,然后找所给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据上文“小说家”和“诗人”,首句只能选①,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