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13690字。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中学2018届高三10月阶段检测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土豪”炫富虽属个人举动,但带来的负能量却不可 ——极容易加剧人们的仇富心理,也助推了“拜金主义”的蔓延。
②《百年孤独》堪称奇书,艰涩婉转,高深莫测,初读感觉或许 ,深读才知寓意深邃,曲径通幽。
③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虽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 。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
A. 忽略 不知所云 殊途同归
B. 忽视 云里雾里 殊途同归
C. 忽视 云里雾里 异曲同工
D. 忽略 不知所云 异曲同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忽略:多指无意疏忽,没注意;忽视:指有意漠视,不重视。①强调“不重视”,应用“忽视”。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语言混乱空洞;云里雾里:指掉进了一大片雾里,比喻人迷惑不解的样子。②句中强调让人迷惑,应用“云里雾里”。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③句强调结果相同,应用“殊途同归”。
点睛: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本题运用上述方法思考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B.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D.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答案】D
3. 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
纪实文学,理应讲究纪实性与文学性的高度统一,作为纪实文学之一种的传记文学, 。缺乏真实丰富的事实材料,而靠浮辞丽藻挥洒成篇,只能写出苍白无力的东西;缺乏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而仅罗列人物生平事迹,也不会葆有长久的感染力。
A. 也应注意文采,以求引人入胜
B. 必须特别注意材料的真实性
C. 同样存在着一个“实”与“文”的结合与统一问题
D. 也要考虑到“文”与“实”二者的有机联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上文说“纪实文学,理应讲究纪实性与文学性的高度统一”,下文强调既不能缺乏真实性也不能缺乏文学性,据此可判断出横线处的内容应既有“文”也有“实”,据此就可以排除A项和B项。因为横线后面的内容先强调了“实”,后强调了“文”,故答案应为C项。
4. 清代《四库全书》分古书为经史子集四部,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以鲁史为中心,编年记事,故列于史部。
B. 屈原作品收录于《楚辞》,故《渔父》须查集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