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题,约19250字。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三语文试卷(I)
(总分:160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古筝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从琴瑟里______而来的。
②只有与国家和人民______,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③陈教练当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韩晓鹏一定会有让人______的那一天。
④京剧主要分为四大流派:梅派、程派、荀派、尚派。其表演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___。
A. 演化 休戚与共 另眼相看 各有千秋
B. 演绎 休戚相关 刮目相看 平分秋色
C. 演化 休戚与共 刮目相看 各有千秋
D. 演绎 休戚相关 另眼相看 平分秋色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演绎”,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
“演化”,演变,变化发展。
“休戚与共”,指忧喜、祸福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侧重主观上的认识和态度;
“休戚相关”,指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连,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侧重客观存在的关系。
“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另眼相看”,是指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尤其指特别看重或重视。
“各有千秋”,指各有各的长处和特色。
“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
①句应该是古筝从琴瑟里演变,变化发展而来。所以应填“演化”。②句侧重的是主观情感,所以填“休戚与共”。③句强调是假以时日,韩晓鹏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会让人用新的眼光来看待的。所以应填“刮目相看”。④强调的是“表演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都有各自的长处和优点,应填“各有千秋”。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巴黎气候大会的目标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达成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该协议将成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依据。
B. 舆论认为,“中国梦”鼓励每个人不仅敢于构想国家的未来,也敢于构想自己的未来。而且,中国青年已展示出对未来的憧憬,开始为梦想奋斗。
C.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总决赛上,武亦姝历经三轮比拼,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冠军。观众认为,武亦姝的水平达到了大学本科生行列。
D. 北京冬奥会的标识将中国文化、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在一起。它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又传递出中国文化深厚内敛的独特魅力。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B项,语序不当,两个“构想……未来”对调;C项,搭配不当,“达到……行列”不搭配;D项,句式杂糅,删除“相”或“在一起”。
........................
3. 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B.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杨炯《从军行》)
C. 一春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秦观《鹧鸪天》)
D.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A项,“纨绔”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儒冠”借指儒生。B项,“牙璋”借指将帅。C项,“鱼雁”借指消息。D项,“翠奁”翠绿色的镜匣。比喻湖水面碧绿如镜。所以选D项。
4. 下列诗句,依“春夏秋冬”四季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①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②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③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