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道小题,约15410字。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下列词语中字形或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颓圮(pǐ) 脊骨(jǐ) 遒劲(jìng) 爬罗剔决
B. 创伤(chuāng) 麻痹(bì) 佶屈聱牙 墨守成规
C. 铜臭(xiù) 戗害 方兴未艾(ài) 不容置疑
D. 拣着(jiǎn) 按捺(nà) 度德量力(duó) 积腋成裘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字形字音辨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字形或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项,“爬罗剔决”应为“爬罗剔抉”;C项中“戗害”应为“戕害”;D项,“度德量力(duò)”应读“duó”,“积腋成裘”应为“集腋成裘”。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危言危行,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也将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B. 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3起案件进行一审公开审判,其中有一人有重大立功表现,罪不容诛,被依法从轻判处无期徒刑。
C. 今年上半年仍风风火火的新建房地产项目投资如今却大幅下滑。
D. 当我们漫步在花园的林荫小道,当我们欣赏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在脚下踩得沙沙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使用正确的一项”,A项,危言危行:褒义词,说正直之言,行正直之事。不符语境。B项,罪不容诛:贬义词,指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大恶极,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不符合语境。C项,风风火火: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或很活跃、有劲头的样子。不符合语境。D项: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此处用前一个意思,正确。故选D。
点睛:成语使用要注意几个方面:
1.不要望文生义。成语误用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对成语一知半解,以今律古。如“文不加点、明日黄花、不刊之论、差强人意、五风十雨、狗尾续貂”等;
2.注意感情色彩的区别。如“有口皆碑、方兴未艾、无所不至、过江之鲫、粉墨登场”等;
3.注意适用对象。许多成语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不能乱用。如“大言不惭、天花乱坠、豆蔻年华、美轮美奂、汗牛充栋”等;
4.注意谦敬成语。如“抛砖引玉、鼎立相助、敬谢不敏、蓬荜生辉”等;
5.注意两用成语。如“想入非非、异想天开、灯红酒绿、一针见血”等;
6.注意有的成语不能跟宾语。如“出奇制胜、漠不关心、求全责备”等;
7.再一类成语,其本身已经含有的意思在文中再加以阐述而导致重复或者出现矛盾。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妄自菲薄自己、三令五申地强调、一天天地日臻完善、一个莘莘学子”等。考生要注意普通成语与熟语的合并考查,重视含有近义、二义、多义的成语与熟语,注意准确区分其或本义、或喻义、或引申义、或感情色彩的使用特征。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还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来帮助我们判断。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由于电子抓拍工作刚刚启动,交警本着人性化执法,工作初期重点针对严重交通违法
的车辆进行抓拍。
B. 迟子建的长篇新作《群山之巅》,她又回到了她钟爱的北国小镇,野花、松鼠、白云、
雪地,格罗江,这些迟子建喜爱的意象也都一一在小说中出现。
C. 对于胜利,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显得很平静。她对现场的记者们说,不要因为女排夺
冠了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她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D.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的选择不仅决定着世界的未来,而且决定着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发展前景。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成分残缺,“本着人性化执法”后加“的原则”;B项开头两句暗换主语,可以改为:在迟子建的长篇新作《群山之巅》中,她又回到了……;D项语序不当,应该是先决定“自身”后决定“世界”。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比如D项语序不当,应该是先决定“自身”后决定“世界”。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如B项开头两句暗换主语,可以改为:在迟子建的长篇新作《群山之巅》中,她又回到了……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4. 下列各句,所引诗文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虽然年老漂泊、疾病缠身,但这种生活阅历也使这位老人的人生变得更加厚重。
B.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古代官僚贵族荒淫享乐以致误国,这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要以史为鉴,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C.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和朋友在暑期里,乘船沿江而下,祖国壮美的山川深深地打动了我。
D.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先贤为我们树立了标杆,即便身处简陋的环境,我们也要拥有高洁的情操和高远的志向。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使这位老人的人生变得更加厚重”与所引诗意不合。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下列对有关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诗人巧妙地传达了他的哲学沉思:宇宙与人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又是互为关联的。
B.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诗人将自己比作一株与橡树比肩的木棉,决心跟橡树风雨同舟。同时也表明了对人格平等、个性独立的追寻。
C.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诗句运用夸张和反问的手法,展现了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的英姿,表现了诗人勇敢前行、改造旧山河的壮志豪情。
D.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睫毛”“瞳孔”两个意象形象地描绘出未来人们思考的神情,而“拨开”“看透”又歌颂了人类智慧的伟大。
【答案】C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伍子胥传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
伍尚至楚,楚并杀奢与尚也。伍胥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
四年,吴伐楚,取六与灊①。五年,伐越,败之。六年,楚昭王使公子囊瓦将兵伐吴。吴使伍员迎击,大破楚军于豫章,取楚之居巢。后二岁,阖闾使太子夫差将兵伐楚,取番。楚惧吴复大来,乃去郢,徙于鄀。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后五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闾指,军却。阖闾病创将死,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亲?”夫差对曰:“不敢忘。”是夕,阖闾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