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9000字。

  孝感市丹阳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人:李晓清)
  温馨提示: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县(市、区)、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上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本卷上答题无效。
  3.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阅读理解(60分)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艾叶香中寻玉佩(邹凤岭)(15分)
  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yīn】     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迎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焯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簇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
  1. 请你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yīn)       氲      红        ( yùn ) 
  2. 作者回忆了奶奶的几件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将未概括的部分概括在横线上。(4分)
  带“我”摘艾叶→①              →给“我”压岁钱→荒年做艾饼→病中思念爷爷→
  ②                
  3. 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划线句子的语言。(4分)
  (1) 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2分)
  (2) 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从人物的神态及情感的角度赏析)(2分)
  4.结合文章的内容,说一说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5. 文中的奶奶珍藏着爷爷的竹笛,睹物思人,真情感人。古诗中也有很多描写笛声的作品,或咏笛抒怀,或闻笛生情,请默写出含“笛”字的连续的两句古诗。(2分)
  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米立)(15分)
  ①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该怎样跟父亲提这件事。
  ②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
  ③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没法回来陪你,但是,我的收入又不高,不能把你接到北京照顾,所以,我想帮你找家养老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