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8610字。
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年春学期期终教学质量抽测建议卷
高一语文
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组是( )
网络谣言 于阴暗的环境,是经不起真相的照射的。因此,及时公布真相,让一夜成名的造谣者身败名裂正 。当然,某些时候,真相公布后,谣言还在继续 ,真相成了“孤 家寡人”,甚至真相与谣言相杂,混淆视听。因此战胜网络谣言,还要在力度上下功夫。
A. 滋生 急不可待 扶摇直上 B. 滋生 迫在眉睫 以讹传讹
C. 萌生 急不可待 以讹传讹 D. 萌生 迫在眉睫 扶摇直上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组是”。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辨析词语运用得恰不恰当,可从多方面分析,比如,词义理解得正不正确、感情色彩合不合乎语境、使用范围恰不恰当、语体色彩合不合等等。本题中的“急不可待”:急得不能等待。只能用于形容人的心情或形势紧迫。稍含贬义,并且带有主动意味,在感情色彩和使用范围上都和语境不符。这里是为了形容时间紧迫,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所以第二空用“迫在眉睫”,排除B项、D项。“以讹传讹”: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结果越传越错。“扶摇直上”:扶摇:急剧而上的大旋风。形容迅速直升。后比喻仕途得志,地位等迅速上升。语境说的是“谣言……”,故第三空应选“以讹传讹”。排除A项。“萌生”:开始起步,开始发生,产生;有了某个念头(多用于抽象事物)。或植物发芽生长;事物发生、发展。“滋生”:1、繁殖; 2、引起。
2.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王教授是唐诗研究行家,他对李白诗风的论述非常透彻真是抛砖引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B. 志愿者为留守儿童们送礼物。小萌领到礼物非常高兴,她说:“谢谢叔叔阿姨,礼物我笑纳了。”
C. 本报强烈呼吁大家踊跃投稿,不管名流大家还是文坛新人,我们都一 视同仁,唯以质量为准。
D. 令爱出身书香门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此大家闺秀,博通之人,当是小女学习的榜样。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这是一道关于语言得体的试题,“得体”指的是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具体包括: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的需要,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有分寸感,做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说话的对象与场合的不同,来选择运用敬辞或谦辞,书面语或口语。A项,“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不能用于别人,只能用于自己。B项,“笑纳”: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这里使用对象错误。C项,“呼吁”:使用错误,指某项主张需要大众的支持,而号召人们去干这件事.这里应该改为“欢迎”。D项,得体。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据传为存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合称“春秋三传”。
B.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主要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辩》《天问》,宋玉的《九歌》等。
C. 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与老子同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