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道小题,约17440字。
南平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押解(jiě) 敕造(chì) 杜馔(zhuàn) 咄咄逼人(duō)
B. 料峭(qiào) 贾人(gǔ) 暮砧(zhān) 繁文褥节(rù)
C. 伺候(cì) 聒噪(guā) 榫头(sǔn) 市列珠矶(jī)
D. 畏葸(xī) 凝噎(yē) 朱拓(tà) 躁动不安(zào)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及字形辨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的考核是重点。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主要的方法是①形辨法。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②音辨法。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A项,解(jiè),馔——撰;B项,砧(zhēn),褥——缛;C项,聒(ɡuō),矶——玑。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通“途”,道路)
妙尽璇机之正(道理、规律) 声非加疾也(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B. 如惠语以让单于(责备,责问) 召有司案图(通“按”,按照)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王无罪岁(归咎、归罪)
C. 君子不齿(并列、排列)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应当)
一时收禽(通“擒”,捉拿)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弱点、毛病)
D. 称为政理(清明,太平) 武帝嘉其义(宜,做事合乎情理)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强大)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案”,通“按”,审察、察看;C项,“当”,判处;D项,“抗”,匹敌、相当。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全都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以货物与常 ③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⑤武等实在 ⑥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⑦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⑧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A. ①④⑥⑧ B. ②③⑤⑦ C. ②③⑤⑧ D. ①④⑥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今异义词的辨析。④⑦古今同义。“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和成就的人。“货物”,古义:一般财物;今义:商品,可供买卖的物品。“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增进健康。“实在”,古义:确实活着;今义:①诚实,不虚假,②其实。“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省份名称。“方面”,古义:方向;今义:相对的或相并列的人或事物的一方。综合C项正确。
4.按照词类活用分类,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请完壁归赵 ②不耻相师 ③得夜见汉使 ④天下云集响应 ⑤以弱天下之民
⑥檠弓弩 ⑦上食埃土 ⑧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⑨小学而大遗
A. ①②⑤⑧/③⑥/④⑦⑨ B. ①/②⑤⑧/③④⑦⑨/⑥
C. ①⑤/②⑧/③④⑦/⑥/⑨ D. ①②⑤/③⑦/④⑥/⑧/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类活用。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用作状语。①“完”,使动,使……完整;⑤“弱”,使动用法。②“耻”,意动用法,以……为耻;⑧“奇”,意动用法。③“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④“云”,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⑦“上”,名词作状语,在上面。⑥“檠”,名词作动词,矫正。⑨“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其皆出于此乎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B.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君因我降
C.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夫赵强而燕弱 D. 申之以孝悌之义 作《师说》以贻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项,大概,表揣测语气,副词;它,代词。B项,通过,经由,介词。C项,可是,表转折关系,连词;表并列关系,可不译,连词。D项,把,介词;来,表目的,连词。
6.按照文言句式特点分类,下列句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举孝廉不行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④子卿尚复谁为乎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⑥求人可使报秦者 ⑦蚓无爪牙之利 ⑧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⑨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⑩为天下笑者,何也
A. ①④/③⑤⑧/⑥/②⑩/⑦⑨ B. ①④/③⑤/⑥⑦/⑧/②⑩/⑨
C. ①②⑨/④⑧/③⑤/⑥⑦/⑩ D. ①②⑩/④/③⑤⑨/⑥⑦/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特殊句式。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①“未之有”,④“谁为”,宾语前置。③“也”,⑤“也”,判断句。⑥“可使报秦”修饰“人”,⑦“利”修饰“爪牙”,定语后置。⑧“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状语后置。②“举”是被举荐,⑩“为”,被动句。⑨“孰与”,固定句式。综合B项正确。
7.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乃设九宾礼于廷”中的“九宾”,也称九仪,是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由傧者(迎宾赞礼人员)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B.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中的“七庙”古代宗法制度,天子设七庙供奉祖先。后以此借指封建王朝。“七庙隳”,是国家灭亡的意思。
C. “观太学”中的“太学”,为古代设在京城以讲授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最高学府。汉始设太学,太学的名称、制度历朝未变。
D.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六艺”还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太学的名称、制度历朝未变”表述错误,两者皆有改变。
课外阅读
小说阅读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拉面王
行吟水手
老梅的拉面馆开在蝉街东头,他既是掌柜,也是大厨兼伙计。每天一早,老梅围了围裙,面案前一站,手里眼里便全是活儿。他出手如电,唰一下揪出一拳头醒好的面,啪一声丢在案板上,双手一搓,就成了蛇样的长条。两手捏,凌空一甩,啪,拍打在面案上,再一抻,一合,眨眼的工夫,就弄成了大闺女的辫子,看得人眼花缭乱。还没等回过神来,早有大海碗盛着牛肉丁,撒着几片芜荽、萝卜片,浮着满天星辣椒油花儿,红是红,白是白、绿是绿的香喷喷的拉面,热气腾腾放在了你面前,而老梅,已经在那厢洗上碗了。吃面的一看,嘿,这人,真麻溜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