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8490字。
厦门市五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准考证:_______________
联考学校:梧侣学校、澳溪中学、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东山一中等五校
注意事项:
1.全卷分三部分,共24题;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能不得分。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一)语言积累 (12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6)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7)”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8)油蛉在这里低唱,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9) ,切问而近思, 。《论语<十二章>》
(10)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
(二)语言运用(8分)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济南的冬天》是我国近代作家朱自清写的散文。
B.《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C.宋代把《论语》《大学》《中庸》《庄子》合称为“四书”。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令郎、尊君、贤侄等是尊称,而令堂、舍妹、鄙人、愚兄等是谦称。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6分)
轻轻地打开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A.zú B. cù),美不胜收;解决散步时的分歧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瘫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甲】决别时收获着“好好儿活”的勇气;跟轻风流水应【乙】合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A.zhù B.zù )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在语文的世界里,尽收眼底的有一片片天光云影,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
(1)为文中‚处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2)文中甲、乙两处加点字字形有误,请写出正确的字。(2分)
(3)文末画线两句的句式不够协调,请调整后一句的语序,使它与前一句的句式一致,把调整后的句子写出来。(可以增删一两个字词)(2分)
二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5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4.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萧条暗淡的气氛。
B.“古道西风瘦马”,描绘出一幅冬风萧瑟、苍凉凄苦的画面。
C.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
D.这首诗句法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义丰。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短文,完成6-9题。(16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宾客诣①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