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 ,约8930字。
闵行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1、本考试设试着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着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分野中峰变,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终南山》)
(2)郴江幸自绕郴山,___________________。(秦观《_________・郴州旅舍》)
(3)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自己报国无门,心情沉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选项中,名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生活中,老李是个很直率的人,和人交往向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B.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改变了千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
C.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不少同学作文时往往是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搜肠刮肚也找不到材料。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的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规则意识的淡漠或者缺失,不仅仅是关乎个人素质的问题,__________,没有成熟的规则意识,同样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成本,让合作变得艰难。
①增加了个体在社会运行中不可预料的风险
②因为没有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就不可能成为社会主流
③往大处说是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硬伤
④往小处说将直接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⑤没有契约精神何谈文明
A.④①⑤③② B.③②⑤④① C.④①③②⑤ D.③①④②⑤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海洋,孕育上海海派文化
时平
(1)上海文化以引领时尚著称,在国际上也是一门引人关注的显学,而对上海海洋文化的研究却属于新生事物。习惯了都市文化思维的人们,很少提及海洋文化。上海的海洋文化在哪里?近些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追问和思索。
(2)上海,顾名思义是到海上去,蕴涵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对海的态度和向往。上海学者熊月之先生,曾在他的《寻找上海的历史文脉》中写道:单从地名上看,她在中国沿海城镇中,就有些特别。从古至今,中国沿海城镇的名称,多用宁、静、平、安、等字,比如,广东有平海、宁海,福建有安海、海澄,浙江有海宁、镇海,江苏有静海、海安。这些地名多是祈愿性的,希望大海波平浪静,不要逞威肆虐,危害人民。中国那么多与海洋有关的地名中,南海、北海是方位性的,只有上海、临海算是中性的,没有畏惧海洋的意思。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