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12510字。

  八县一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课内语基(共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怆然(chuàng)  霓裳(shang)     鼙鼓(pǐ)        聒碎乡心梦不成(guō)
  B.似霰(xiàn)    剡溪(shàn)       溽暑( lù)        千载谁堪伯仲间(zhòng)
  C.荠麦(jì)      恣肆(zì)       澧浦(lǐ)          天台四万八千丈(tāi)
  D.邠州(bīn)     訇然 (hōng)      神妪(yù)        呼儿将出换美酒(qiā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樯橹       皓腕       钟鼓馔玉      三顾频繁天下计
  B.岩扉       豆寇       群英荟萃      早岁那知世事艰
  C.踯躅       危樯       芙蓉泣露      栗深林兮惊层巅
  D.凭轩       寂寥       列缺霹雳      且放白鹿青涯间
  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实在           举杯断绝歌路难   断绝:停止。
  B.两朝开济老臣心   济:开创           惟觉时之枕席     觉时:睡觉时
  C.岁暮阴阳催短景   景:风景           葺之兮荷盖       葺:编草盖房子          
  D.吴丝蜀桐张高秋   张:展开           李凭中国弹箜篌   中国:国中
  二.现代文阅读(共21分)
  (一)论述类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据日本学者花房英树统计,李白诗歌中所运用的色彩字约有二十四种。细致分析这些色彩字的运用,可以看出,李白诗歌的色彩形成了下列特点:李白描绘色彩,基本上按客观存在而再现,色调以事物的固有色为主,体现出诗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追求;李白搭配色彩,往往运用色度对比,如碧山青天、青山碧水、绿竹青萝、玉阶白露、秋月白壁、明月镜湖等。色彩字的大量运用,展示了李白诗歌激情洋溢的生动境界。而白色、绿色的普遍组合,与诗人心仪明月、崇尚皎洁、热爱自由、理想不灭的人生追求相契合。
  李白是唐代色彩字使用最多的诗人。以他为中心,考察其他盛唐诗人,如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王昌龄、储光羲等等,他们诗歌中的色彩均鲜明地反映出与李白色彩运用的一致性,如色彩的组合,多用黄、翠、白、青,青与白的映照多于红黑的对比等。这一点,遑论追求“清淡”的山水田园诗人了。杜甫以“黄鹂”“翠柳”“白鹭”“青天”所描绘的“千秋”“万里”“时空”,令千古之下的读者感同身受,而慷慨悲歌、醉卧沙场的边塞诗人,仍不出此追求。“大笑向文士”的高适,诗中不多写景,不善于用色彩字,但用到的便是“白日”“黄云”、“绿竹”“清川”、“白马”“青草”。“好奇”的岑参,其《南溪别业》是“结宇依青嶂,开轩对翠畴”。
  马克思曾经讲过:“色感乃是一般美感的最普遍的形式。”(《政治经济学批判》)盛唐诗歌,声调高朗,气魄宏大,李白更是激情澎湃,气冲霄汉,以此估量,则其诗歌色彩,理当鲜艳夺目,光怪陆离,热闹非凡。但当我们围绕李白考察盛唐诗人诗歌的色彩,再将其与中唐“物象由我裁”“笔补造化天无功”的韩孟诗派加以对比时,我们会看到,明秀清逸、自然和谐的追求,才是盛唐审美趣尚的底蕴所在。盛唐诗人正是在充满自由、宁静、安逸之感的“绿”色天地里,表现着他们对自然、生命的最为充分的向往和体悟。也正是在皎洁、纯净、光明的银色世界中,他们坦荡地抒写自我,以自己“在玉壶”的“一片冰心”,透视人间,感天动地。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日本学者花房英树统计出李白诗歌中所用的色彩字有大约24种,并由此分析了李白诗歌色彩的特点。
  B. 李白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的追求,体现在其描绘色彩时,色调以事物的固有色调为主。
  C. 李白诗中搭配的色彩,往往运用强烈的色度对比;色彩字的大量运用展示了李白诗歌激情洋溢的生动境界。
  D. 李白是唐代色彩字使用最多的诗人,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速、岑参、王昌龄、储光羲等等都以他为中心。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先从论述李白诗歌中的色彩运用特点入手,进而论述了唐朝其他一些诗人诗歌中色彩运用的特点。
  B.第二段运用大量的例子,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盛唐时期的诗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