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10字。
《鱼我所欲也》专项练习
一、 解词:详见课下注释
二、 翻译:详见语文笔记本
三、 问答题:
1、 文章第一段前四句主要写了什么?这么写有什么作用?
答:1、指出文章的中心论点。2、以鱼和熊掌设喻引出中心论点。3、使文章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2、 文章第一段第四句以后的内容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答:1、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道理论证。(使用推理,层层深入)2、使文章论述严密,有说服力。
3、 从本文归纳出的一个成语:舍生取义
4、 本文的观点是什么?舍生而取义者也。
5、 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用原文回答)
答: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6、 读了本文想起了文天祥的哪句名言?生活中有很多人将这个观点作为行为准则,请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举一例,并加以简要概括。(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
答: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举例:①夏明翰:夏明翰在他的就义诗中写道:“砍头不要紧,只怕主义真”。
②文天祥: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 面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的“一箪食,一豆羹”,“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为什么“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也”?
答:“一箪食,一豆羹”虽然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但与义相比都是次要的,“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这是一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对于把义看作一切的人们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因此,非礼不受也,宁死不屈。
8、 人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而作者却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对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生命是人最宝贵的,但“义”是人至高无上的价值体现。当它和生命发生冲突的时候,应当“舍生取义”但他受到威胁时,应当不避免。
9、 孟子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请你举例说明?
答:①夏明翰:夏明翰在他的就义诗中写道:“砍头不要紧,只怕主义真”。
②文天祥: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上述的“砍头不要紧,只怕主义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都是与“舍生取义”精神一脉相承的。
10、文章结尾说“此之谓失其本心”。作者所说的本心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现实意义?